总该记得吧!”
“老板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长什么样?说不好,听疗养院的同事说,他家的小笼包子口味不错,我就去吃了一笼。其实,口味不咋样――很一般,之后,我就没有再去吃了。”
张洪宝的情绪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他说话的节奏和语调也从容了许多。说起话来也是滴水不漏。
从张洪宝的回答中,同志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张洪宝的回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的答案具有无法核实的特点:路边摊是没有招牌的,没有招牌,就很难找到早点摊的老板;我们都知道,早点摊,摆摊地点是不固定的,再加上张洪宝只吃过一次,又记不清此人的模样,所以,客观地讲,想找到此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刘大羽有心测试一下自己的判断:“此人在什么地方摆摊的呢?”
“十七号的早晨,我是在长隆路口吃小笼包的。”
“长隆路口就是镇中心那条路――在汤泉宾馆和屠宰站的附近。”
1338. 第一百四十三章 张洪宝滴水不漏 巧应对油腔滑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