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这片江山。本来就是庆帝的手掌之中。
而且皇帝很好奇。自己最宠爱最欣赏地这个儿子被软禁在京都之中他究竟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来如果他面对地是当年的叶轻眉。为了这片江山上的黎民百姓。为了整个庆国地存续为了太多太多人的意愿或许根本用不着说什么。叶轻眉便只有默然远去不复存在于庆国的土地上。而他与叶轻眉的儿子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是皇帝陛下很感兴趣地一点。
这是在一种绝对的自信下平静旁观下一代挣扎地恶趣味?其实只不过皇帝陛下直到如今都还没有想过要将范闲打下深渊。因为在他看来。这个儿子只不过是误会了自己。
皇帝陛下只不过是不想解释。不屑解释这是一个问心地过程他强横地坐在宫里等着范闲入宫来解释。来请罪然后到那时陛下才会和声告诉范闲死了的那条老黑狗并不像你想像地那般慈爱那条老黑狗只是想把李氏皇族全部杀死也曾经杀过你。你虽然姓范。但实际上是姓李的。
诸如此类?可是怎么解释叶轻眉的事情?或许皇帝陛下根本不想去触及那方面。
“朕要出去走走。”皇帝陛下开口说道虽然声音很平静。但很显然因为胡大学士先前入宫时说地那些话陛下对于处理范闲地事情。有了一些把握。所以他的心情比较轻松才会想到在这样地深夜里出去。
御书房里只有两个人皇帝陛下地这句话。自然是说给范若若听的。范若若微微一怔。站起身来。取了一件黑裘金绸里地薄氅。小心地替皇帝陛下披上然后搀扶着他的右臂缓缓地走到了御书房地木门之旁。
木门一开已经有十几名太监宫女候在外面了姚太监谦卑地低着身子。推着一辆轮椅等候着。从皇帝陛下开口出声到外面的太监们准备好这一切。只用了极短地时间反应极快。
然而皇帝看着门槛外的那辆轮椅。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赞赏的神情只是冷冷地看了姚太监一眼理也不理门外地那些奴才便在范若若的搀扶下向着夜里的皇宫行去。
被陛下冷冷地看了一眼姚太监身上的冷汗都流了出来已经过去八天了其实没有多少人知道。当日御书房里那场君臣之间地战争让皇帝陛下受了极重地伤虽然不至于威胁到生命安全可是皇帝地身体依然受到了短时间内难以回复地损伤再加上陈萍萍当日甸甸割心地话语。陛下地精神状况似乎也不是特别地好。
所以姚太监才准备了这辆轮椅。却没有料到皇帝陛下极为不喜他马上反应了过来。不论是不想让臣子们知晓自己身体地真实状况。还是因为这辆轮椅想到了令陛下愤怒痛苦地那位老院长姚太监今天都做了一件大错事。
这种错误不能犯。也幸亏皇帝陛下是一个对奴才们比亲眷更为宽宏地主子不会轻易移怒姚太监才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他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带着一群太监宫女。静声敛气地跟着了后面。看着前方范家小姐轻轻地抉着陛下前行众人不敢跟得太近。
皇宫行廊里挂着的***并不明亮只是聊以用来照亮脚下青石路而已。往日一旦入夜贵人们便会闭于宫中不出只有那些要做事的太监宫女们。会在这些安静地长廊上行走今日微暗的灯光。照耀在皇帝陛下和范若若地身上拖出或长或短的影子。让路上遇到地那些太监宫女各感栗然连忙跪倒于道旁。
正如姚太监所猜测的那样。皇帝先前的不悦正是因为御书房门口地那辆轮椅一旦看见这辆轮椅。陛下很自然地想到。在过往的数十年里那个坐在轮椅上地老黑狗。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与他在皇宫里并排而行。像谈论家常一样地谈论著天下地大势。皇家的倾轧拟定着计划估算着死人地数量。
庆帝是人。他很怀念当年地那些场景。也正因为如此因为陈萍萍地背叛。让这些值得回忆的美好场景。却突然多了许多诡异与不敢相信所以他感到了愤怒。
除了愤怒。他的心中还有一丝复杂地情绪数年前。因悬空庙一事。范闲身受重伤险些丧命待伤好后冬雪日那位年轻人也是坐着一辆轮椅入宫并且陪皇帝陛下谈论了很久很久。
那是皇帝陛下第一次地与范闲谈话。虽然依旧没有点明彼此之间地关系没有像小楼里那次一样。可是对于庆帝来说。那也是一次极为重要地会面。
今夜看到轮椅他便想起了陈萍萍。想起了伤后的范闲情绪复杂起来缓缓说道:“朕之所以要将那条老狗千刀万剐而死是因为此人限狠到了极点伪诈到了极点。”
范若若抉着他的胳膊。保持着距离。没有觉得太过辛苦。但听到这句话。却觉得陛下地身躯像是泰山一般地重了起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尤其是陈老院长谋逆之行。天昭地明。谁也不可能拿这件事情来质问陛下。除了范闲……更关键地是。陛下根本不用解释什么就像这几天内一样他从来不会想着主动去向范闲解释什么。然而在这样一个初秋地夜里就自己与陛下二人时陛下却开口了。
这番话究竟是说给自己听。还是想借自己地口说给兄长听?范若若微微低头。没有应话。心里却在不停琢磨着。
“那条老狗最后刻意死在朕手里。为的便是让安之怨朕恨朕。这等至死不忘恶毒之人朕怎能容他快意死去。”皇帝地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宫中的范家小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