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戏至冬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能力在于突击、决杀以及大势上的判断而言冰云则是具体谋划执行计划的不二人选。

    如果没有言冰云的帮助范闲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如此庞大地监察院系统。

    事情早已证明了这一点。范闲入京后监察院的几次大行

    际上的执笔者。都是这位白衣飘飘与监察院黑色的小言公子。唯一一次范闲自行决定地计划便是胶州水师清军事宜。这一次行动事后被陈萍萍批的体无完肤狗血满脸。

    所以范闲将陛下与自己的意图说给言冰云听后便不再操心东夷城的事儿只是带着王十三郎悄悄进了一次宫。

    虽然如今因为若若的婚事范闲和皇帝还在进行冷战但是事关朝政地大事父子二人都不会选择赌气。既然皇帝已经暗中知晓了王十三郎的存在范闲不会在这些小处上犯大错。

    关于指婚虽然如今与陛下打擂台的任务都已经交给了靖王府但是范闲还是关切地在一旁看着。

    范若若依然每天去医馆照拂病患而世子弘成却是冷着一张脸在医馆外站着这位世子爷或许是对于宫中指婚地消息感到了极大的愤怒那张脸阴沉到了极点来往于医馆的病患都不禁会心神凛惧感受到这位贵人身上的寒意。

    李弘成如今已是定州军方的一号人物三年来难得回京述职一次却心甘情愿地站在一家医馆外当保镖。堂堂大将军来作门神京都各方都感觉到了一丝凉意即便是胡大学士也不再向范闲说更多的废话。

    贺宗纬并没有因为范闲的恐吓就放弃了心中的念头但他去了医馆几次却被李弘成冷冷地赶了出去。小小医馆竟成了大臣与将军的角力场只是贺宗纬毕竟是位文臣哪里能敌得过弘成装出的武夫模样。

    有间医馆……已然成为京都一景。

    范闲闻听此事不禁大为感叹心想鲁老夫子说的对文字总是不如拳头有力量微笑替贺宗纬伤感堂堂一位门下中书大臣却遇着自己和弘成这样两个不讲理却又贵不可言的皇族子孙终究也只有吃瘪的份。

    其实在这些天里贺宗纬曾经入过一次宫大概也表达了婉拒指婚的意思。这一点并没有出乎范闲的意料以贺宗纬的刻厉心思当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打击范闲的机会纵使范闲曾经提醒过他他依然没有放弃。

    果不其然皇帝陛下一见贺宗纬的黯然模样就猜到是范闲暗底下对自己亲信大臣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恐吓龙颜大怒急召范闲入宫在御书房内好生一通训斥。

    范闲却只是面无表情听着一如既往地用沉默反抗。指婚只是小事但陛下意图利用此事完全压垮他的心防让他成为一个只识畏畏喏喏的愚忠之臣却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安排。

    他并不怎么害怕皇帝陛下的不悦因为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范闲手中的监察院与内库为庆国朝廷的健康展与维系提供了最重要的秩序和金钱支援即便是皇帝也深知此点知道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得意的私生子。

    只是对于庆帝而言他愈欣赏范闲就愈希望范闲能对自己袒露所有的心思听从自己所有的安排。因为他总觉得安之这个孩子有时候有些拧劲儿性情有些太过疏脱甚至隐隐有要跳出自己掌心控制的感觉。

    这种感觉对于一位强大的君王而言并不是很舒服的感觉所以他想让范闲让步。

    ……

    ……

    进入冬月范闲依然没有让步他依然抬着靖王府与宫里打架。贺范两家联姻之事在闹的沸沸扬扬一场后渐渐平息了下来因为宫里没有后续的旨意而世子门神依然在医馆处冷漠地看着进来的所有医患那些可怜的穷苦病人们如果有姓贺的都会取个假名再去问诊。

    天底下唯一不怕皇帝陛下的大概就是靖王爷毕竟他小时候就和自己的兄长打过很多次架即便没有打赢几场但拳头至少尝过龙肉的滋味一旦亲近便少了敬惧之心。更何况无欲则刚靖王一生事花事草事泥土从不干涉朝政陛下对于这位唯一的弟弟大概总有几分欠疚之心所以除了皱眉头之外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惩罚手段来。

    而李弘成在定州领军三年身先士卒浴血杀敌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摆明身架就要与贺宗纬抢媳妇儿皇帝陛下又能如何?只是碍于天子一言驷马难追加上颜面上过不去才会硬生生地坚持自己的意见。

    京都的第一场雪落了下来范闲呵了口白雾站在马车之旁对身旁的王十三郎说道:“该说的事情都已经说过了城主府那边我大庆可以给些压力但你们剑庐内部的分歧我就没有什么办法想必你也不愿意让我插手。”

    今天王十三郎便要离开庆国回到东夷城剑庐之中陪伴自己的恩师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范闲特意拔冗前来相送二人孤立雪中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当然大部分的话是范闲说的。

    “我在剑庐等你。”王十三郎背好包裹手里紧紧握着那杆青幡望着范闲温和笑道:“早些来。”

    范闲也笑了起来东夷城方面的事情在王十三郎进宫之后陛下终于点头全权交给了自己主动权终于确认被握在手中他的心情着实不错。

    “谢谢。”范闲微微一顿接着说道:“希望以后不用谢你。”

    王十三郎怔了怔才明白他说的谢字是针对什么摇了摇头走入了风雪之中。

    ……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