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茶杯拉回来低头说道:“茶壶只有一个茶杯却有太多个不要把眼睛盯着秦家的军队要想想叶家叶重献俘离京不远太后虽然下旨让他归定州但谁知道那几千名打胡将究竟走了没有。”
王妃一咬下唇心头一惊。
范闲抬起头来平静说道:“老二的心思很简单他会暂时推太子上位但在京都的这壶茶里他要分一部分如果他身后的叶家不进京他有什么资格说话?”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那位岳母点头下生的事情。”范闲揉了揉太阳穴说道:“长公主殿下和太后不一样她是崇拜军力的女人如果要杀几千个人来稳定朝局她不会介意。”
王妃沉默片刻后缓缓站起身来看着范闲说道:“最终还是要大杀一场。”
“不流血的政变永远都只是一个完美的设想或是极端的偶然。”范闲说道:“我虽是个运气极好地人但也不敢将这件事情寄托在运气上。尤其是长公主殿下既然准备了如此疯狂的一个计划我不认为她会悲天悯人到看着我们在宫内搞三搞四。而不动兵。”
王妃点点头说道:“您的意思我会传告王爷。”
范闲笑了笑不留情面说道:“既然您此时来了。自然代表王爷会接受我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大皇子心知肚明范闲想要什么只是请王妃来看看范闲究竟手里有多少牌可以做多少事。被戳破伪装王妃也只是笑了笑然后说道:“澹泊公如今越来越有信心了当此京都危局还能如此谈笑风生。”
范闲沉默片刻后说道:“我确实有信心只要叶秦二家地军队来不及进京……于我而言这座京都只不过是座空城罢了。”
是的。全天下最厉害的人物都被光彩夺目的庆帝吸引到了大东山。而如今的范闲虽伤势未愈但心性与信心却已经成长到了重生后最巅峰的状态。
王妃忽然一顿说道:
“我有些好奇。昨天夜里澹泊公联络群臣于今日殿上起事……此时的皇宫中只怕是血雨腥风阴森至极的景象。”
她盯着范闲的眼睛:“那几位年高德劭的大臣是因为您而站到了太后地对立面也许他们将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您却这样安静地旁观不知道这究竟是冷静还是冷血?”
王妃笑的很柔和:“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您生生挑得无数人替您出头。去洒热血去抛头颅为您谋求利益……如果那些大臣想通透了这点在临死地那刻会不会大呼上当?”
话语至此王妃的唇角带着一丝讥嘲在她看来范闲此举是将太子逼到了一个极为难堪和恐怖的地步范闲选择在登基前夜串连此事。便是没有给所有人反应的机会太子如果杀大臣自然陷自己无义之中。而那些大臣们等若是在用自己的头颅为范闲呼喊。
范闲地脸渐渐平静了起来。今天太极殿太子登基被阻确实是他在梧州岳丈的帮助下挑动着二位大学士所为至于此事的风险他不是没有想过。从某种角度上说他是在用太极殿内那些真正勇敢地文臣性命……冒险。
这确实是很冒险很自私的一种选择所以面对着王妃的嘲讽他没有反驳什么而只是缓缓说道:“盗有道臣亦有道我以往是个很怕死的人但最近才想清楚一个道理死有重于东山有轻于鸿毛胡舒二位大学士愿为他们心中的正道而去这是他们的选择。”
“重于东山轻于鸿毛?”王妃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看着范闲的脸有些出神她隐隐感觉到这次再见小范大人这位年轻人表面上还是那般温和之中混着厉杀心性但是在根骨中似乎有些改变正在生。
可她仍然忍不住问道:“既然如此为何公爷要隐于幕后却不能勇而突进?”
“突兀现于大殿出示遗诏面对内廷高手的围攻……”范闲有些苦涩的笑了起来:“这样确实很帅但似乎得不到很好地效果。”
他敛了笑容用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认真说道:“在二十天前在一处高山之巅的草甸上我学会了一些东西。从今开始我不惧死我仍惜生但如果注定要死亡我希望能死的有价值一些。”
王妃沉默不语。
范闲闭目半晌后说道:“我不是在拿那些可敬文臣地脑袋冒险如果现在主事地是长公主我会选择另外地方式。但现在太极殿上登基地是太子并不是老二。”
他睁开眼睛冷漠说道:“老二多情之下尽冷酷相反我对太子殿下还是有些信心地。”
“什么信心?”
“我始终认为太子是我们几兄弟里最温柔的那个人。”范闲温柔地笑道:“太后年纪大了杀心不足太子……是个好人所以我不认为今天太极殿上会出现您所预料地流血场面。”
范闲给太极殿上那位太子殿下了一张好人卡。王妃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摇了摇头准备离开。
离开之前。范闲唤住她又将玛索索从屋内唤了出来。对王妃认真叮咛道:“我在京都不会停留在一处地方祟葱巷我不会再来但我担心她的安全。所以我希望王妃您能将她接回王府。”
王妃微微一怔。没有想到范闲此时想地是玛索索的安全。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玛索索也吃惊地看着范闲。
范闲说道:“王府是如今京都最安全的地方。倒不仅仅因为王爷手里有禁军这批力量。王妃您应该明白我指地是什么。”
王妃缓缓低头。此次庆国内乱。有外界大势力的影子就算是长公主。也必须给异国盟友留两分面子。给北齐小皇帝亲姐姐几分面子。
三人走至小院木门外行礼分开。最后时刻。范闲盯着王妃地眼睛说道:“先前王妃以大义责我此时我必须提醒王妃事情。您如今是王妃则必须把自己当成庆国人而不是……齐人。”
王妃心头微凛。竟有些不敢直视范闲那双深寒地眼睛。
……
……
秋意初至。微凉而不能入骨然而王妃坐在马车上。却感觉到从车帘处渗进来地风竟是那样地寒寒地她忍不住打了几个冷颤。
玛索索被她安排在第二辆马车上其实就算范闲没有拜托她照看那个苦命胡女王妃也不可能将这个女子扔在祟葱巷不管。如果那个女子死了怎么向王爷交代?
王妃又打了个冷颤。马车里就她一个人。她有足够地时间来回味一下范闲最后地那番话。她清楚看来范闲对于这整件事情都已经有了一个全盘地打算。所以才会提醒自己。
关于范闲这个人王妃自北齐远嫁而来一路同行。细心观察。深知其厉害尤其是今日太极殿上那剑拔弩张地一幕。竟是此人一夜挥袖而成。王妃不得不感觉到了一丝敬畏。如今范闲身后地那些势力被宫中看着无法擅动。可他依然能够造出如此大的声势来。王妃真不清楚。范闲这个人到底还藏着什么样地底牌。
因此她决定坚定地站在王爷地身边站在范闲地身后。历史这种东西总是跟随着胜利者一起进行地。
马车回到王府王妃带着玛索索进了后圆。唤下人来安置好这位胡女的住所。她一人带到湖边。走入了湖中心地那个亭子里。在半年之前这亭子里曾经容纳过除太子之外所有地皇族子女。而那短暂的天子家和平早已因为庆帝的死亡而化成了泡影。
皇帝陛下的子女们此时都在寻找着置自己兄弟姐妹于死地地方法。
王妃叹了一口气坐在了窗子边上对着一直守候在亭中的那人说道:“王爷那边有没有消息过来?”
那人恭敬应道:“禁军方面有些小异动不过听副将传话王爷值守宫墙应该能压制住那些人。”
那人穿着一身很普通地衣裳。应该是管家之类的人物他对王妃说话也极为恭敬但是眉眼间总流露出一种下人不应具有地气质。他轻声说道:“公主先前见着那人了吗?”
公主?会这样自然地称呼王妃地人只能是齐人!
王妃沉默着点了点头半晌后忽然开口说道:“暂时和长公主方面保持平静什么都不要说。”
那人眉头微皱说道:“属下奉陛下严令助长公主殿下控制庆国局势而如今范闲既然已经现了踪影我们当然要通知长公主殿下。”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谁能长有澹泊意?-->>(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