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世子。而
澹州……他们碰见了母亲和五竹叔如此算来当时宅的时候。也就是……嗯历史车轮开始转动的那瞬间?
在园子里散着步和皇帝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范闲地心情渐渐有些着急起来不知道应该找个什么机会开口劝皇帝赶紧回京。脸上的表情开始显得有些不自然起来。
“朕不是微服。”似乎猜到范闲在想什么皇帝微嘲说道:“朕离开京都三日之后。便已昭告天下所以你不要操太多心。”
范闲睁大了眼睛吃惊问道:“陛下……所有人都知道您来了澹州?”
“错是所有人都知道朕要去祭天。”皇帝看了他一眼。将双手负在身后当先走出了园子。
范闲有些疑惑地看了洪公公一眼。赶紧跟了上去跟在皇帝身后追问道:“陛下为什么臣不知道这件事情?”
皇帝没有停下脚步冷笑说道:“钦差大人您在海上玩的愉快又如何能收到朕派去杭州的旨意?”
范闲大窘不敢接话。
皇帝顿了顿有些恼怒说道:“你毕竟是堂堂一路钦差。怎能擅离职守?朕已经下了旨了让你与祭天队伍会合。日后回杭州后你把这些规程走上一走。”
范闲大窘之后微惊。原来陛下的旨意早已明告天下让自己这个钦差加入祭天的队伍。难怪沿海那些官员会猜到船上地人。只是皇帝先前说的话。明显是在包庇自己……哎看来京都那件事情过去几个月后陛下地心情似乎不是那么坏了。
看着皇帝的脚步迈出了老宅的木门四周隐在暗处的护卫和院子里地官员都跟了出来一时间场间无比热闹范闲再也忍不住赶上几步压低声音说道:“陛下……京都局势未定即是祭天。那臣便护送陛下回京吧。”
皇帝停下脚步回头好笑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既是祭天为何又要回京?”
范闲微怔回道:“祭天自然是在庆庙。”
“庆庙又不止一处。”皇帝淡淡说道:“大东山上也有座庙。”
范闲心头大震半晌说不出话来皇帝居然千里迢迢来大东山祭天!难怪随身的侍丛里词臣学士极少倒是礼部尚书、太常寺、钦天监正这几个家伙跟着……祭天废储确实需要这几个人。只是为什么这件事情不在京都里办却要跑到东海之滨来?难道皇帝就一点不担心……
“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皇帝地表情有些柔和似乎觉得这个儿子时时刻刻为当爹的安全着想其心可嘉想了想后微笑说道:“既然你无法控制你地担心那好朕此行的安全全部交由你负责。”
范闲再惊连连苦笑心想怎么给自己揽了这么个苦差使。此时却也无法再去拒绝只好谢恩应下。
“呆会儿来码头上见朕。”皇帝知道范闲接下来要做什么说了一句话后便和洪公公走出了府门上了马车。姚太监带着一干侍从大臣也纷纷跟了出去。
范闲站在府门看着街道上四周那些微微变化的光线知道虎卫和随驾的监察院剑手们已经跟了上去略微放下了心。他召了召手王启年从街对面跑了过来满脸惊愕地对范闲说道:“大人先前去的是……”
范闲点了点头。
王启年很艰难地吞了口唾沫压低声音说道:“这位主子怎么跑这儿来了?”
范闲脸色微沉喃喃说道:“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只知道如果他出了什么事儿我可就完了。”
如果皇帝在祭天地过程之中遭了意外身为监察院提司如今又领了侍卫重任的范闲自然会死地很难看至少京都里的那些人们一定会把这个黑锅戴到范闲地头上他们自己却笑眯眯地坐上那把椅子。
范闲握着拳头苦笑自嘲说道:“我可不想当四顾剑……传院令下去院中驻山东路的人手全部动起来。都给我惊醒些谁要是靠近大东山五十里之内一级通报。”
王启年应下。
范闲又道:“传令给江北让荆戈带着五百黑骑连夜驰援东山路。沿西北一线布防与当地州军配合务必要保证没有问题……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王启年抬头看了大人一眼东山路地西北方直指燕京沧州正是燕小乙大都督大营所在。只是两地相隔甚远燕小乙若真有胆量造反弑君。也没有法子将军队调动如此之远还不惊动朝廷。
“小心总是上策。”范闲低头说道心里无比恼火皇帝玩这么一出。不知要吓坏多少人。
王启年领命而去此时一位穿着布衣地汉子走到了范闲地身边。躬身行礼道:“奉陛下旨意请大人吩咐。”
范闲看了此人一眼温和说道:“副统领陛下地贴身防卫还是你熟手些有什么不妥之事我俩再商量。”
庆国皇宫地安全由禁军和大内侍卫负责两个系统在当年基本上是一套班子。几年前的大内侍卫统领是燕小乙副统领则是宫典。统领禁军与侍卫。
而在庆历五年范闲夜探皇宫之后皇宫的安全防卫布置进行了一次大的改变。燕小乙调任征北大都督禁军和侍卫也分割成了两片。如今的大皇子负责禁军。而宫内的侍卫由姚太监一手抓着。
此时与范闲说话的人正是大皇子地副手禁军副统领大人。范闲与他说话自然要客气一些却不及寒喧直接问道:“禁军来了多少人?”
“两千。”禁军副统领恭敬回
第一百零六章 君临东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