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 楼上楼、人外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疯子。

    青石坪上人数并不多朝湖一面搭着个大竹棚棚里坐着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人物中间坐着一位江南路的官员江南水寨地夏栖飞坐在最偏远的边上他年纪轻在江南武林中的辈份也不足。今天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监察院四处一名不起眼的官员却只有范闲认出了他地身份。

    江南武林盛会已经开了半日青石坪上比武的人已经换了几拨拳来剑往好生热闹好在几番交手并没有闹出人命在朝廷官员地目光注视下江湖人士总会有些忌惮总之最后将这场武林大会开成了一次成功胜利团结的大会江湖人有的获得了名誉有的获得了难得的露脸机会有的获得一些华而不实的武道经验。

    范闲冷眼看着这一幕很轻松地便想起了前世的那本小说——江湖是江山的一隅?眼前青石坪上的所谓江湖只怕连一隅都算不上只是江山的一道花边罢了。

    但是他的脸上也挂着几丝淡淡忧虑看了半日现这些江湖高手虽然并没有拿出压箱底的本事也没有以命相搏但确实有些真正的强者就拿最后那场龙虎山的剑客来说在东夷城一脉的面前竟是半点没有落下风估计最后还是看在四顾剑的名义上这才退了半步。

    真正的高手没有出面出面的已经不俗而这些人的身后无一例外的都有豪门大族或是官府的影子若有些有心人将这些力量集中起来范闲也会觉得有些头痛——难怪朝廷对于这片儿管的一直相当严苛看来陛下也知道对于民间的武力必须保持一贯的震慑力量同时用朝廷的光芒吸纳对方。

    范闲知道自己终究还是托大了夏栖飞说的对草莽之中真有豪杰只是在庆国皇帝这二十年的强悍武力高压之下没有什么施展的机会。

    “云之澜在哪里?”三皇子好奇地在楼下人群里寻找着没有注意到范闲的稍许失神。

    范闲摇摇头说道:“他地身份不一样。当然不耐烦在草棚里与那些老头子以及朝廷官员坐在一起谁知道这时候躲在哪儿的。”

    话说在前年的皇宫之中范闲还是被云之澜的如剑目光狠狠地扎过几道只是他脸皮厚心肠黑。知道对方不可能对自己如何所以甘然受之。

    这时候他的目光在楼下四处巡视着却没有现那个剑术大家地踪影心头微感忧虑。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影子刺客会不会不经自己的允许而自行动手。

    陈萍萍曾经说过影子与四顾剑之间的恩怨那种深入骨髓的仇恨不是能够用公务压制住地尤其是此次云之澜又是乔装下江南。没有走官方途径影子要杀他这是最好的机会。

    但今日西湖之畔高手云集官员大老众多如果在众目睽睽之下暴出一场九品战。众人的眼福是有了但影响未免也有些太过恶劣。

    范闲在栏边思忖着心中不停地考量云之澜明显不是因为这个破会来到杭州当然是因为自己而来信阳往东夷城方向输货。四顾剑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明家而自己要动明家只怕也要先将隐在暗处的那位剑术大家找出来才是。

    便在此时楼下竹棚之中的那位官员站起身来走到石坪之上拱手行了一礼。温和说道:“今日见着诸位豪杰演武本官不由心生感慨。我大庆朝果然是人杰地灵民间之中多有英豪望诸君日后依然勤勉习武终有一日能在沙场之上为我大庆朝开疆辟土成就不世功名光宗耀祖指日可期。”

    官员呵呵笑道:“不怕诸位英雄笑话本官乃是位手无缚鸡之力地书生临坪观武徒有羡慕之情恨不能拜诸位学上几招将来也好上马杀贼为陛下挣些脸面。”

    坪上的江湖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心想这官说话倒也客气之中夹着几分有趣。本来江湖之事平白无故多了朝廷的鹰犬在一旁盯着坪上这些人心里都有些怒气但听到这官员一说有些人便想倒确实是这么回事习得好武艺还是终要卖与帝王家……

    在江湖上固然潇洒自由但也极易落拓总不及报效军中还可名利双收皇帝陛下向来深重武功太平了这多年将来的

    仗总是有的打军功总是有地挣。

    但这般想的终究还是少数大多数站在坪外不与其事的江湖清高洒脱之辈自然对这朝廷的官员嗤之以鼻有人便阴阳怪气说道:“民间多有英豪不假不过却不见得全是咱们大庆朝的英豪先前不是还有几位东夷城的剑客?难道大人也劝她们入伍为将日后再打回东夷城去?”

    范闲在楼上听着本有些欣赏这名江南路官员说话乖巧骤闻此言不禁笑了出来轻声骂道:“好利地一张嘴。”

    三皇子一旁恨恨说道:“都是一干刁民老师说的对实在是没什么意思根本就不该来看。”

    却只听得青石坪上那位官员不慌不忙说道:“文武之道本无国界之分我朝文士往日也曾在大齐参加科举如今也在朝中出阁拜相。世人皆知东夷城四顾剑先生乃一代宗师门下弟子自然不凡这几位来参予盛会也是我大庆朝的一椿幸事若东夷城诸位乐意为我大庆朝廷效力朝廷自然不会拒绝。”

    他自嘲一笑咳了两声后说道:“当然我朝与东夷城世代交好先前那位先生说的话倒是不可能生的。”

    那名阴酸江湖人闻言大笑了起来:“这天下诸候小国倒是不少但真正要打起仗来能配做咱们对手地也就只有北齐与东夷大人说打东夷不会生莫非便是要打北齐?”

    众人大哗有些老成之辈忍不住瞪了那人两眼心想不与官斗乃处世明言你非硬顶着说干嘛?众人看着那名阴酸话的人却觉得他有些面生不像是在江南武林混迹地出名人物。

    在楼上默然听着的范闲。也觉得有些奇怪却说不明白奇怪在哪里。

    坪上那名江南路的官员沉吟少许忽然开口微笑道:“这位先生言之有理不过除却咱们中原繁华地外天下也不平静。便说那西边的蛮子最近又开始蠢蠢欲动诸位可曾听说?”

    他抛出一条未经证实地风闻先让场中群豪安静了下来这才笑着说道:“朝廷与北齐去年才互换国书联姻之事将成。邦谊必将永固怎会如先生所言再兴兵戈?”

    那名言语咄咄逼人的江湖人士略一沉默这才开口说道:“只要庆国人这般想那就好谢大人释疑。”说完这句话。他就将身子退到了后方的人群之中。

    这句话却表露了他的身份原来是个齐国人!

    场间一阵微哗只是武会本无限制东夷城能派人前来参加北齐人自然也可以。谁也不好说些什么。

    楼上的范闲却是眉头一皱站起身来双眼中清光一现便在楼下地人群里仔细搜寻起来目光却没有盯着被人群围着窃窃私议的那个北齐人不知道他是在找些什么。

    他所处的楼层一角比较偏。有冬树遮住少许又有竹帘相隔所以楼下的人并没有注意到他只将他当作了一般看热闹地食客。

    坪间那名官员面色微变似乎也没有想到先前问的竟然就是北齐人。稍停片刻之后带着一丝冷漠与鄙夷说道:“三国交好这是不假。不过这位自北方远道而来的先生……先前没有见您下场此时本官才想明白原来北齐的朋友都喜欢经文之道对于这方面的信心确实是差了些。”

    此言一出坪上地庆国人与东夷人都高声笑了起来北齐虽与南庆一般建国不久但袭自北魏陈腐文酸之气太重国人多走柔顺之道相较而言武风

第八十六章 楼上楼、人外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