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诗不理朝中龌龊事的清贵人物。”
侯季常不赞同地摇摇头冷冷道:“那种人物看似清逸脱尘。却实在是于国无用、于民无益若范大人真是这种词臣模样我反而会瞧不起他。”
“不见得不见得。”杨万里叹气道。
侯季常淡淡一笑说道:“说来不怕诸位笑话读书人何以报国只有入朝为官一条而朝政之艰深可怕又岂是你我这种局外人所能了解?所以小范大人今日前来实际上不是他需要我们而是他知道我们需要他。”
他顿了顿又道:“我虽有些傲骨、却不是不知进退的酸腐之人既然我们有这个机会当然要把握住如果在朝中我们一定要跟随某个人物那么我想范大人应该是最好的对象想来日后官场上作为与我们平日里的理想才能最不冲突。”
众人齐声并道:“为何?”大家本就有些奇怪侯季常坚决的态度此时听他再次强调更感好奇。
侯季常从桌上端起茶杯看着旁边范闲饮剩的残茶略有些出神半晌后才说道:“一个雨天行路的当朝红人居然会留神自己伞面上的积水落下时不要滴入路边躲雨小贩的锅中宁肯自己的身上被打湿还要往外面侧一侧。如此细心仁厚的人物如果不是大奸大恶就是大圣大贤。”
他微笑道:“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能掩饰得如此之好所以我认定小范大人是位大圣大贤我的判断就是如此简单因为我被雨中那幕感动了。”
房中一片沉默许久之后才传来一阵唏嘘之声。
――――――
第二日考院左侧的那面朱墙之上终于贴出了考生们翘以盼的那张黄纸。庆国春闱取士规矩倒不复杂乡试之后是会试会试后便要取出三甲人选只是不定名次依笔画排列在皇榜之上。
三甲的人数历年不等。因为庆历三年曾经加开过一次恩科所以后两年取士的人数都有些偏少。今年皇榜上的名字一共只有一百零八个。正因为取得少所以不论是京中太学的学生还是各郡各路来京赶考的贡生都有些紧张难安。
考院西向是一座桥若想去朱墙下看榜得过桥而行此时朱墙之下已经围满了穿着长衫的学生们人头攒动正紧张无比地在大黄纸上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而在桥的那头心里已经吃了定心丸的侯季常与杨万里缓步走着桥面上仍残留着昨日留下的雨渍石砖间的青苔显得格外湿滑四人往那边走着成佳林险些滑倒了惹得众人一片笑声。成佳林自嘲一笑虽然他与史阐立二人的步子与两位友人一般缓慢但内心深处却是难免紧张。
来到朱墙之下四人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从左手边开始看起不知道看了多久猛
第十六章 皇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