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啸安然无事,自己倒霉受罚。当老子傻啊!
凌啸却不晓得佟国维在一瞬间有那么多考虑,他也意识到了佟国维的那点忧虑。但凌啸却决不是为满清忧虑,身为具有大民族大国家观念的未来人,凌啸只会欢迎康熙的张扬真欲,不过,凌啸也弄不懂,康熙那样一个饱读史书地人,为何会忽视掉“真欲”对未来满汉关系的深刻影响?!
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忽然,尹泰忍不住轻咳了一声,引得众人瞩目。
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凌啸眼看这尹泰,心中一片明空澄净,恍然大悟起来。他又发现了康熙地另外一个巨大的变化──达观!
尹泰刚才说康熙在一旁看着雍正如何如何的话,不禁让凌啸想起了明朝的英宗皇帝!
这个前八年昏庸无道的皇帝,在土木堡之变后丢了帝位,被软禁在一旁看弟弟呼风唤雨,复辟成功后,却一改以前的昏庸,后八年励精图治勤于政务,这种转变,是历史学上的一个经典心理分析案例,连外国人的心理学著作都有引用此事的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陈后主一词道尽皇帝心理创伤学地真谛。
想必,康熙皇帝在戊寅之变中,也是有着和英宗一样的感触感悟。一个皇帝眼睁睁看着别人呼风唤雨,却无论是认可还是反对,都无能为力,那种心灵上的震撼和感悟,定是强烈到寻常人都无法理解的地步!只不过,英宗是痛改前非,珍惜后八年,而康熙,则是眼看着自己创的盛世被糟蹋,备受那种无能为力感觉的煎熬罢了。
这,还是康熙活着,能铁血复辟扭转乾坤,那么,康熙不会想不到,如果自己有一日真成为了在天之灵,那就更加的无能为力了。循着康熙的这种感悟心路引申开去,结合秦始皇万世之谋却二世而终的史实,康熙定会前所未有地明白到: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富不过三代,穷也不过三代,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嚣嚣张张活一生,痛痛快快走一遭!
康熙皇帝……竟是连满族江山地未来都想开了!
明白过此节。看着康熙大马金刀地睨视群臣,凌啸在那里喜不自禁。管他康熙这么干是不是只顾自身快活的“自私”,管他康熙将来会不会因为阶级局限而止步,凌啸只知道一点,康熙已经到了为超越不择手段的地步,第一步跨得是这么不枉自己冀望一场。
凌啸都恨不得给雍正磕上百个响头了。胤禛兄。你果真是牛人!活着未必能给中国作多大贡献,这濒死一搏的戊寅之变,却让中国曙光初绽,也称得上是“死有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中的泰山了,至少,你催化激活了我的老泰山,I服了YOU!
但很快,凌啸就发现,他现在还有要佩服地人。凌啸向来就是朝会的焦点。他今天的一言不发,已是引起了别人的警觉和怀疑:这样一个没事都要肇事的搅事混子,今天为何如此老实,既不出言反对,也不歌功颂德。一定有阴谋!
士大夫们不是傻瓜,沉默,也并不是思想停顿。纵观凌啸崛起后的所作所为,彩票、纺纱、香胰、海贸和优饷治军,哪一样不是纸醉金
第四百一十一章 皇帝心理创伤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