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要是倭寇,可自从德康家宣兵败以后,南洋来援的大批华人又带来了五**舰。这些在殖民地厮混谋生的华人,不乏爱国者,但多年寄人篱下的生存方式。游子们大多成为南洋的“犹太人”,善于经营却没有强大祖国的撑腰,夹在白人统治者和当地土著之间,唯有为白人们服务而为土著所憎恨。两百年来,他们反抗过,却被殖民者屠杀。甚至还被殖民者和土著联合屠杀,在清兵入关之后,这些人更是回国即斩的明朝乱民,久而久之,谁还敢寄往于祖国。谁还会相信祖国?
在五国官员的蛊惑下。他们不仅没有反对那共管殖民地的模式,反而争相游说日月盟同意这个方案。在他们看来。好歹这是大家有了名义上的国家,有了全是华裔的领土,至少在对外生存上,可以获得五国来抗衡清朝攻击,在对内生存上,又没有南洋土著的背后冷箭,相比之下,不是乐土也是改善。凌啸无法去责怪这些南洋华人,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生存是艰难的,是第一位的,造成这种结局的,正是陆地上放弃南洋海权的统治者们,有明朝的皇帝的放任不管,也有清朝皇帝的刻意为之,如今,全看自己的了!
“台湾的海陆兵力如何?”
施世骠一躬身,面色凝重道:“将军,台湾岛上的兵力,我们还没有查清楚,但绝对不会超过十万,而且他们是匆忙成军,缺乏训练和军械,靠着吕宋运来的粮食苦苦度日,基本上可以说不堪一击!但关键就在于,他们现在有南洋来的三百多海盗船,还有近两百艘的五国海军大小舰船,光是两千料的战列舰就有十七艘,这种战列舰,战力相当于两艘我们的两千料福船,至于十八行的那种武装商船,配的炮多是私铸,门数也少,用十几艘对付他们一艘战列舰,都很是吃力!”
这一点凌啸毫不吃惊,人家炮利能及远,又胜在精准,打起来确实要占尽先机,想想当年无敌舰队覆没大西洋,英国人却牺牲甚微,就知道速度和炮利的重要了,“我方战力的统计出来了吗?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略作战?”
松江水师提督杨成碧连忙禀报道:“我军目前三大水师合计有三桅三千料宝船三艘,战力可以与他们的两千料战列舰相当,三桅两千料福船福船二十艘,可以顶去他们十艘战列舰,但我们胜在可战之舰船众多,倘使十八行和即将赶来的粤海船队,他们能够顶住三百艘海盗船的话,我们三大水师是可以抵挡五国舰队的,起码来讲,现在防护海峡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将军,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对比,海上的排兵布阵、遭遇情况、迎战策略都会对战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至于整体的作战方案,我们四人觉得,应该以原定方略,等候两大船厂的新船下水为好。”
凌啸面色一寒,马上听出了他们的弦外之音,虽说现在已经往大舰巨炮步步靠拢,十几年前的英荷之战也证明了靠拢厮杀不再可能,但这四人如此推崇敌军战舰,莫非他们已经在海上吃了亏不成?!
“施世骠留下,其他人给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