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八章 政见分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纶之才不成?

    理藩院尚书伊桑阿避无可避,与外国地交涉谈判等事。本就是他的职责所在、当即如同背书一样道、“皇上。以奴才按持罗刹使节的情况来看。他们这一次其实是傲气十足的。甚至在得知他们大败地消息之后。目瞪口呆了半晌方才喘过气来。可见他们本来是要逼我们签城下盟。现在得知己方失败,连脸都给气红了,还叫嚣着大俄罗斯帝国会罚我们之类的话语。由此可见他们定会在此问题上。绝不会善罢甘休。

    依着奴才的见识。西迁恐怕还有仗要打,这改土归流之事,以着咱们的国库之力。奴才以为当缓行。”

    “晤。马齐。当日你参加过尼布楚谈和。依你看。伊桑阿的判断谈判又当如何提出条件?”康熙低头想了想。直按点了马齐的名字。

    找了军中剃头匠刮了额头的马齐现在极为精神焕发。作为唯一一个扈从皇帝打胜仗地上书房大臣,他觉得自己的政治生涯有了厚厚的资本。当即对皇帝一躬,沉声道,“圣上明鉴。其实自我们的这次胜仗以来。罗刹在东部已经基本上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事了。除非有哥萨克兵的大力援助。同时从西部调集三万以上的枪炮齐备之兵,他们就很难给我们以致命的威胁。可是哥萨克三万精骑丧命飞军门和凌军门之手想必也是难于一时间怯复元气的。而那西部之兵调往东方。少了无济于事,多了则西部防务空虚。想想也是不大可能的。”

    伊桑阿和终国维听到这里。一个是满面通红。一个是暗恨不已、马齐的话,无疑是驳斥了他们的大战论,不过,他们确实无法还击马齐,因为比起熟知罗刹的马齐来。他们实在是所知有限。众人听了。纷纷颔首赞同马齐这有理有据的论断,就连凌啸听了。也很是认同。

    马齐见康熙微一点头。等他说下去。道。“可是。两国虽无大战的可能性。但要是想即刻达成对咱们有大利的协议。或者确保万里边疆无小战,只怕是一厢情愿了。”在大家被他这样一个转折闹得都是吃了惊的时候。马齐笑道、“那尼古拉斯不过罗刹的一个封疆督抚,竟敢就提兵叩我边关,胆子不可谓不大,这在我国简直不可能的事情。却在罗刹能大行其道。源于其所谓之高度自治。两国接攘边境不下于万里。罗刹所辖归于三总督八个将军,无论何如,当会有似尼古拉斯般丧心病狂之人,不肯按受这兵败之事,到时候小战定会按踵而至。当然,皇上,小战的多寡。要看咱们和罗刹定下何等的条约,若是签下让罗刹太过于屈辱的。那么万里边疆。激愤之下。可就会麻烦不断,相对宽和的。他们定会平和许多。边境也会安稳下来,有利于我朝的休养生息。就如您上次的那个尼布楚条约,表面上看来。咱们是稍微让出了一点土地。但是却保障了近十几年无战事抖纷。实乃是皇上惠及边疆的一大善举啊。

    他这一篇文章下来。把康熙拾楞住了。这个分析和凌啸的完全是两码事情。但是,从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政见分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