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了。总之他已经下定决心。伤势一好。就要组建合乎自己期望地亲兵护卫营。否则今后岂不是处处危险?
钦差行辕遇到反贼大规摸的袭击。这事情可是太过骇人听闻了。黛宁和欣馨两个公主都时常来探望他一番。就更别说全武昌的各个衙门主官了。但是大部分都被顾贞观给挡驾了,除了吴椣和苏克济两人。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地乌纱戴不了几天了。吴椣在凌啸的榻前表现得很随遇而安。苏克济则不顾自己一省巡抚的身份。坚持要床前榻后地照顾凌啸。惹得一阵恼火、忍不住以一句“苏府自重”将他唬走了。
现在。虽然还需要十天半月的时间休养,但是凌啸已经可以慢慢起来。到处走走了,令他最苦恼的事情,莫过于搂钱大计和如何和两个公主相处了。
抚恤和打赏亲兵队,己经花去了他整整两万两银子。虽然这样大手大脚有些心疼,但是凌啸还是觉得值。凌啸躺在病塌上一个一个地接待了幸存的亲兵,亲兵们领到凌啸亲手发出的赏银和凑家费的时候。看向凌啸的眼晴里,都是感激和悲痛。凌啸相信。自己的温言勉励和厚赏,将会使得这些人对他有了抽象地忠心意识,如果在今后再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再做一些思想教背的洗脑,那么他们将对他忠心耿耿。
康熙一纸密旨,上交纺纱机已经成了定局,康熙如果官办纺纱,不会给湖广一份利益,凌啸不敢报以奢望,但是他自己对于湖北军官的承诺还需要实现。否则。要是落下个“大忽悠”的名声,那么今后很难开招人了。
受了陈倬他们乱安罪名弹劾的教训,凌啸开始思考自己该用什么方式挣钱了。纺砂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事业,其中有自己强烈的政治寓藏其中。结果现在还受到了康熙的强烈干涉,就是最后康熙究竟把纱纺成什么样子。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要想单纯地挣钱,凌啸只有一条路了。搞奢侈品!凌啸坚信。只要是搞出了有竟争力的产品。凭着自己地经营理念和职场经验,搞好这项事业。简直是信手拈来般轻松。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造出好的产品,凌啸很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机械制造专业上去了。
说干就干,反正躺在床上十分的无聊,凌啸招来唐江。要他从军修备司叫来几名熟练的工匠。
唐江为了奉承凌啸,很快就叫来了七八个鼎鼎有名的匠师。凌啸知道。这些工匠他很难搅到自己地手下,清朝的军中工匠都是集录造册的在编匠户,有专门的衙门和官员进行管理。是不可以随便离职的,他今天叫他们来。不过是想了解一下现在的工艺水平。
一阵交流之下,凌啸欣喜地发现清朝的时代里,并不是十分落后的。至少他们这些军匠都能够熟练炼出兵刃用钢。由于凌啸只是机械造的本科生。对于这些工匠们讲的什么灌钢苏钢并没有太多的涉猎。古今名词上的差异,他也很难理请。但是通过交流,他很明白地捕捉到了一个信息,工匠们能炼出钢来,只有三百工匠的湖北军械修
第一百四章 搂钱的方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