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女工,就干了一个月没人挣了一两银子这搁在别人家里可真是不少了,就是有些贫寒的学子也因为抄书补贴了家用呢,这些事在釉姐儿来说就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这些乡邻来说可是大实惠。
所以如今赵洼附近大家都很念赵家和沈家的好,不提这些赚钱的活计,就是赵沈两家的田比别处少收一些租子就已经很让大家感念了,有奶便是娘,何况赵家在惠及乡邻方面的确做得不错。
就像之前帮助过釉姐儿一家的屠户大叔,药店掌柜等,釉姐儿就是时常去关照他们的生意,过节时的礼物也不会少,因着这事,大家心里对赵家姐弟几个评价很高,无不是这几个孩子有出息,心正念旧情之类的。
三天的流水席很是热闹,就连附近乡镇的人也有赶来凑热闹的,釉姐儿也实在,好菜好肉的招待,整个赵洼就跟过年一般好不热闹。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釉姐儿直接是累的半死,心里还想着给两个小秀才找人的事,这人也不好找,太小了指不上,太大的又怕心野没规矩。
但庄子上也没有合适年龄的孩子,索性就叫了牙人上门,这也人也知趣,听了釉姐儿的要求便忙说“小的手里有十几个小子,都是老实孩子,本来是打算送到府城的,可如今既然小姐这开口了,那咱们自是应该先让您先挑,怎么说都是乡里乡亲,两位少爷出息,咱们也是一样高兴的,您放心人一准包您满意。”
釉姐儿听人家这样说自是没什么意见,这几日家里闹哄哄的也不方便选人,说的就是今日带人过来,釉姐儿索性也不去绣坊就在偏厅里斜躺着,等着人过来,想了想又让紫罗去将张先生请来,也好教她老人家帮着掌掌眼。
院里依次排开站着十六个小子,都是十岁左右的年纪,也有几个看着年纪大些的,不过也就是十三岁左右的光景,估计是挨饿的缘故看着个头都不高,瘦瘦小小的样子颇为可怜,但都穿的挺齐整,看着也是干干净净的。
釉姐儿随口问了几句话,最后在心里选出了四个人,转过身对着张先生耳语一番便让这四位小子出列。
四个人两位十一岁,还有一个十二,剩下的确是这群人中最大的那个已经十四岁了,两个小的看着很是机灵,虎头虎脑倒也讨喜,十
第七十四章 流水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