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病了,没有出门。可村里的风言风语,我哪能一点也不知呢。那些话不说也罢。”
她顿了下,“你顺子叔……当天晚上就和你姑父一起过来了。”
宋氏苍白的脸上,隐隐泛起红晕,“你顺子叔请你姑父当了媒人……提了亲事。”
她的声音渐渐地低了下去,可马上,她又慌乱地抬起头,“四娘,你放心。娘不再嫁了。娘会守好名声,将来,你也好出嫁……”
“娘!”张四娘打断她的话,她为顺子肯出头,并能在这个时候向宋氏提亲,感到高兴。“娘,你别总想着别人。我出嫁还有十几二十年呢,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顺子叔想啊,他都独身三十年了。你忍心让他再等上这么久?你就不怕顺子叔相中别人?”
宋氏的眸光落在四娘的脸上,看她此话说的是否真心。眼下,最稳妥的法子,就是嫁给顺子。管别人说她婚内有私,还是合离后有情,现在她清爽一个人,没啥可顾虑的。唯一放不下心的,就是四娘。
她怕因着自己的事情,影响到四娘的婚嫁。
原来宋氏的心病在这儿……
“娘,作为女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你现在合离了,你是自由身,你怕啥?你管别人怎么说呢,过好自己的日子,怎么舒心怎么过。你要是总想着别人的看法,顾念着别人的感受。你这辈子不得郁闷死啊?”张四娘说道,“至于我呢,娘,你和顺子叔在一起,我举双手赞同,没有一点意见。”
张四娘说的什么权利、自由、宋氏虽理解不了,但她的意思听明白了。
自家姑娘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她心里的那块大石终于落了地,又像是不信的问了一句,“四娘,你真个不怨娘?村里的人说啥的都有,他们……”
“娘,我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我若真是怨你,我早就离了这家了。村里人爱咋说咋说,咱们过咱们的。”张四娘给她吃了一个定心丸,“那这事儿,我姥娘怎么说的?”
宋氏摇头,“自打你顺子叔提亲后,你姥娘一句话也没与我说过。”
宋王氏守了一辈子的寡,她不见得实心实意的就是个古板的人,不想自己女儿得到好的归宿。
她不理睬宋氏,想必也是有着她的心结与顾虑。
无非是一个女人名声。
想宋氏合离不到半年,就与顺子订亲,而且还是在出现流言的情况下,这多少让宋王氏感到窝心。
张四娘换角度想了下,自然也能理解宋王氏。
只是,事已至此,如果她不点头同意的话。宋氏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她让宋氏啥也别想了,好好睡上一觉。她则去了灶间,给宋氏熬点米粥,等她睡醒后吃。
结果在灶间里看到了正在发呆地宋王氏。
“姥娘,你在这里啊?”张四娘目光一闪,“我还以为你出去了!”
宋王氏有些慌张地点了点头,“你啥时候回来的?我咋没听到动静呢?”
驴车进门、宋氏的哭声……
她怎会听不到呢?
宋王氏一定觉得因为宋氏,有些抬不起头。
张四娘牵了下嘴角:“回来有一会儿了!刚才和娘聊了会儿。”
宋王氏见她一下子就提到了宋氏,便点了点头,眼底的戒备消失了。
张四娘原打算熬点米粥,却瞥见灶上正熬着一锅。
唉,当娘的永远都是这样。嘴上刻薄的放着狠话,生怕儿女们走了弯路,心里却是疼得紧。
大家都是明白人,话都说开了,也没有什么可藏着掖着的了。张四娘首先在这件事上表了态,她现在想听听宋王氏的意思。
也许是受了张玉凤那一通胡闹的影响,宋王氏的眼神让张四娘第一次感到了寒冷。
“你娘的名声是完了。”宋王氏的鼻头通火,抹了一把眼泪,“我守了这么多年的寡。从来没有人说过我一个‘不’字。日子虽苦了些,但谁提到宋家的寡居妇人,不高看我一眼的。可你娘……”
张四娘能理解宋王氏,但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宋王氏守寡是她的人生,是她自己选的道路。不能强加到宋氏的头上。宋氏才二十多岁。正是韶华好时光。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宋王氏的有些顾虑是很现实的。但所有的现实的考虑。在顺子带着刘成来提亲这一事实面前,都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宋氏可以得到属于她的幸福,开启她的新生活!
张四娘自打随宋氏搬到西山村,听说顺子自小就与宋氏相识,可谓青梅竹马。更何况,顺子一直未娶。作为一个热血的汉子,已经很难得了。要知道,如果宋氏一直过得很幸福的话,顺子绝对是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可。宋氏不幸福,又合离了。顺子前思后想,终于顶着风雨,勇敢地迈出这一步,这真的很可贵!
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条生路走呢?!
“姥娘,我不明白娘的名声怎么就完了。郎有情。妾有意。一个未娶,一个合离。两厢情愿的事情,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至于别人说什么,咱们堵不了他们的嘴,也不用去堵。人长着一张嘴。除了吃饭,就是为了说闲话的。爱说就说去呗!想那么多干啥?”
宋王氏微怔,泪珠凝挂在睫毛上。
张四娘叹息,这宋王氏想当年也是一个大美人。真是难为她守了这么久的寡。
“姥娘,你心里也是很疼娘的,对不?”张四娘见她不吭声,换了个角度对她道,“就算如你所说,我娘的名声坏了。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了。但你想啊,这是因为谁呢?不正是顺子叔嘛!人家顺子叔得了信儿,二话没说就过来提亲,已经是在做挽救之事了。这是一个好机会,把亲事订下来,谁还能说啥?”
“那,村里的人……”宋王氏半晌才道,“要不,咱们变卖了家财田地,另搬到别处?”
“姥娘,你难道认为我娘与顺子真的做下了什么不伦之事吗?”张四娘有些不理解宋王氏的思维,“干嘛要避开?你这一避开,岂不更印证了此前的一些风言风语吗?咱们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哼,远的不说,就说那张义光背着我娘与刘寡妇偷情,搞大了人家的肚子,你瞧着
第156 157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