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归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精神头还不错。张老爷子仔细地打量了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张老爷子想着两人吃了苦,受了难,却也让家里人跟着着急上火的,就在爷俩给他嗑完头后,板着脸问:“你们还知道回来啊?!”

    “爹,我……”张义忠说到这儿,停住了,抬起眼瞧东、西两厢房处瞅了瞅,见那里并没有人,才轻轻地撩起棉袄,从里面掏出了二两多银子。

    大郎将那银子从他爹手里接过去,双手捧到老爷子面前,“孙儿让爷惦念了,实在不孝。这是爹拉大车赚的银子。还有一点,是送军粮回来时,官爷给的。”

    张老爷子的脸上没动声色,但是,心里却十分高兴。别说儿子、孙子赚了银子回来,就是一文钱没赚,能平平安安地回家,他也不能说个不字。这一个多月来,他寝食难安,特别惦念着这爷俩儿。不单单是怕他们出事儿,更希望他们作为张家的长房长子长孙能回家来,帮助自己撑起这个家。

    在张义忠出去拉大车的这段日子里,在自己的这个小院儿里,张老爷子常常有一种孤军作战的感觉。儿子、闺女和媳妇们,对他有软有硬,左右夹攻,让他的心很不安稳。他这个家,这个用他几十年心血一点儿一点儿堆积起来的小窝,头一次出现了危机感。为了把这个家维系住,为了使他的小院儿不在庄稼人的心中黯然失色,失去和睦的表象,这一个多月来,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几乎使了浑身解数,已经处在了身心疲惫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多么需要这个多年来,一直都听他的话,默默为这个家奉献着自己青春的大儿子啊!张义忠,是他众多子女中,最让他称心的。虽说他娶的婆娘不咋地。但这孩子,无论从长相上还是脾气上都和他相通相像。他对自己,可谓是言听计从,知冷知热,是高崖村里公认的有名的孝子。

    因此,他一回来,张老爷子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他决定要在困境中奋起,借助大儿子,重新把这个家整顿起来,重新把自己的绝对权威树立起来。

    “起来,都先起来再说。”张老爷子把大郎手中的银子一推,招呼他们爷俩上炕坐了。

    “银子是你们辛苦挣的,爷不要。能平安回家就好,能过年的功夫去趟得月楼,你们能平安回来,人家出了不少的力。”张老爷子点起了旱烟袋,啪嗒啪嗒的抽。

    张义忠道:“这个你老不说,我都得去一趟。要是没有周掌柜的,咱们爷俩过年都回不来,有一部份人都继续往京城那边去了。我们到了青州府送完了粮草,就被县衙里一位官爷照顾着回来了。唉,现在想起来,都是一阵后怕。”

    大郎点头,“爷,你不知道,和咱爹一起去的几个叔伯都没回来,只有咱爹和我回来了。”

    张老爷子抽烟的动作一滞,“这么说,这真的是要打起来了?”

    张义忠叹了一口气,“这还用问吗?我瞧着几位官爷嘴上都起了大燎泡了。好在,还殃及不到咱

第113章 归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