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6.第1986章 天意难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玄道说的很委婉了,的确是不敢恭维,一张大鞋耙子脸,上边还有道跟人打架留下的刀疤。

    经他这么一说,确实不太像亲生的,难道自己是捡来的?

    “十七年前,常永福接了一笔大买卖,当时辽西朝阳有个大户人家,那户人家姓姜,祖上乃是朝阳当地的一个县丞,留下了些祖业。这其中就有清顺治流传面前的一个景泰蓝官窑梅瓶。”

    “玄道?您……您什么意思?梅瓶?是我哥哥们夺得的其中之一吗?”常小曼愈发的觉得这件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了。

    阴阳玄道啃了一口熊掌说:“丫头,你听贫道慢慢说,这事你就当个段子听,信与不信,几分信在于你自己。人啊,上了岁数了,就愿意讲故事,有些故事是编的,有些故事是听来的,谁知道又有几分真呢?呵呵……”

    十七年前,北京四九城外,常永福是一介江湖匹夫,一直以来做着杀人越货的买卖。像他们这些江湖小虾米多如牛毛,死上八百一千的都不觉得少。这些人就好比是雇佣兵,谁给的钱多就为谁办事,也不问杀的是谁,抢的是什么。

    有那么一天,来了个江湖大佬,这笔买卖不小,那年头,在中国钱不能解决问题,那位大佬出手就是一年的粮票和肉票。

    只是这买卖有些棘手,可能要杀人。主家要的是姜家祖传的景泰蓝梅瓶,但并没有说那梅瓶什么来头。

    常永福接下了这笔买卖,不接不行,家里边穷的叮当响,而且,他做的就是这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勾当,更何况主家开的价码也不低。

    闲话少说,常永福和年仅十六岁的常老大来到了朝阳姜家,血洗姜家,犯下十二条人命官司,这案子至今还挂着呢。当年是辽宁省的一个特大案子,轰动全国,还成立了专案组。不过案情一直没有进展,好像据传说是跟江湖仇杀有关,但凡跟江湖二字挂钩了,那基本就石沉大海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