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华更好。”孙承宗惊讶地挑了一下眉毛方震儒替他上的那封书中说他是支持防御宁远的。
“是末将斗胆敢言:筑城于觉华岛造战舰。然后夺取耀州修筑港口然后夺取海州……”信奉制海权的黄石根本不想与后金在地面上争锋他的通盘计划就是沿着觉华、耀州、娘娘宫、复州、金州到旅顺建立一系列环渤海的坚固据点没有海军的后金既然不能切断这些据点的粮草供应那就只能强攻明军的坚城而拚消耗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吃亏的。
“停”孙承宗笑吟吟地打断了黄石“是阎大人教你说这些话的么?”
“阎大人?末将不知道请大人明示。”黄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不知道阎鸣泰是主张修筑觉华的孙承宗误以为他是为这个计划作说客的。
“你现在说的话和你呈上来的条陈不符合啊为什么?”
黄石只好解释说这是他这几天新得出的看法所以和之前的条陈有所不同。
“哈哈黄石你嘴倒是满严的嘛。”虽然觉得黄石没说实话孙承宗倒也不以为忤随口又问了几句心想与其听一个武夫转达还不如直接去和阎鸣泰商量。
明朝修筑城池或攻或守从来都是文臣自行商议。大明朝廷可以仔细聆听七品的监军文臣的意见并仔细权衡、反复讨论但却从来不会考虑武将出的任何声音。孙承宗虽然重视武将的看法但也只是改善而不是彻底颠覆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
至于黄石以海为路的看法孙承宗也只是笑着勉励了一番显然是也不以为然。大明臣子以海为墙的看法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并无争夺海权的战争所以明朝人并无经验。如果孙承宗真的仅仅因为黄石的一番话就制定朝廷规划那才是无谋的莽撞之徒。
所以修筑城池还是要脚踏实地沿着6面一步步延展粮道才能安心这方面已经有很多血泪教训也有众多的成功经验可期。孤悬在敌境腹地依靠海路修筑城池在这个时代还是属于歪门邪道。
“怪不得黄石你总是要回毛文龙哪里去。”孙承宗也听说过黄石的打算:“这个以海为路是毛文龙的想法吧果然只有在他手下你才能一展所长哈哈。”
毛文龙还没有想得这么长远他的见识也含有以海为壕沟的成份在内顶多是有以海为路这个思想的萌芽。黄石终于明白每个时代人的思想必然要建立在他们能看到的事实上靠空口说白话打动历史上的名臣是不可能的。孙承宗对黄石很和蔼可亲但也就是到此为止了。
广宁之战已经让朝廷开始倾听黄石的声音明的士大夫不是不肯倾听的笨蛋恰恰相反他们足够精明所以在倾听前一定要先看到实绩。意识到自己问题所在后黄石马上提出要返回辽东长生岛孙承宗给了一番勉励他又趁机要走了些物资。
“
第二十节-->>(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