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便剧烈咳嗽起来。
郑佑诚一看自己老爹被气成这样,赶紧又是倒茶又是拍背,咧着嘴道:
“父亲教训的是,儿子也是后悔不已。当初头两年小王氏对此事担心不已,后来又在生瑞哥儿是坐了病,临终前求了儿子……我也便答应了,后来也是觉着那柳氏可怜,想她无儿无女,伺候儿子一场,就平日对她好些,没成想反倒令她疯魔了心智,哎。”
老太爷咳了半会儿,挥着大手眼也不抬地道:“我才懒得听这些!去去去,下次再有此类事,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郑佑诚连声答应着忙又站到一旁,老太爷又问:“还没有四郎的信儿么?”
郑佑诚道:“已叫人往并州去寻了,昨儿传回信儿来说在并州胶县打听到有人像是见过瑞哥儿,他与人在大街上打架来着!听那形容倒还好,只眼下不知又跑哪里去惹事了。”
老太爷“啧啧”两声倒乐了,说:“随他去吧!有个信儿就成,吃吃亏也叫人长教训。回头跟你母亲便别提在街上打架的事儿啦,免得她又挂念。”
如此,长房里又要忙活郑佑诚赴任的事,邓环娘几乎是不得一天闲。
童姨娘泪眼汪汪的听着邓环娘一件件事情的嘱咐,一边点头一边抹泪。
——柳氏没了,如今头两年只能是童姨娘跟着去雍州伺候。她打心里真不十分愿意,小九才三岁,她这个亲娘怎生舍得!况且邓环娘又是刚生完儿子,哪里能顾得上小九这个庶女?童姨娘心酸的肠子都快打结了。
小九却是还不知愁,在丫鬟怀里朝着明玥伸胳膊,“姐姐,姐姐。”
明玥叫红兰将她抱过来,瞧一眼童姨娘的红眼圈,说:“我知道姨娘舍不得九妹妹,不过都是长房里的孩儿,姨娘放心,母亲亏待不了九妹。日后传出去,她也总是在母亲跟前教养过的。”
——庶女的地位与嫡子、嫡女有着明显差别,尤其是童姨娘出身低微,九娘若一直养在她身边日后在这府里怕是根本都抬不起头来,若是在邓环娘身边教养两年,别说下人们要高看一眼,便是日后嫁人人家也会说“那是在嫡母跟前教养过的,规矩、礼数学得都跟嫡出的小姐们一个样儿”,——这一句话,就能使她嫁个更好些的人家。
因而,童姨娘忙道:“是,我晓得夫人宽厚,又疼九娘,九娘能跟在夫人身边几年那是她的福气。我只是担心她年纪还小,会给夫人添麻烦。”
明玥慢腾腾喝一口梨子汁,说:“她既年纪小,母亲便不会计较这个。”
童姨娘忙觑着邓环娘,邓环娘一手扶在一个姜黄色的大靠枕上,道:“你尽心地服侍好老爷,便是给我分忧了。”
童姨娘福了一福,说:“老爷记挂夫人,也记挂七姑娘和十哥儿,我这双手虽不多巧,针线活儿倒还过得去,到时闲了想给十哥儿多做几身衣裳,小孩子长得快,还烦请夫人遣了人常给我带些样子。”
第57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