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其他的,此处单论作者对武侠(或平民)小说的贡献。
《天行健》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幻想历史类小说。凭空构架起来的一个时空,人蛇两族、皇权民主、朝野内外的斗争,历史人物的崛起,若干条线索交代的清清楚楚。
能够隐忍不去铺垫历史环境,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汗颜。随便在起点挑小说,没有前言设定的有几个?
难以相信这出自理工科学生的手笔。单从故事的驾驭能力而言,大刘这样著名的科幻作家,都难望其项背。无怪燕磊生在九界看轻黄易,人家有这手艺!
小说中隐隐漂浮的淡淡哀伤,更让这部作品上升到一个高度。没有机会看完全书,但坚信小说不会彻底披露蛇族的秘密。一旦秘密解开,大失韵味。
《新宋》给我的感觉是,阿越打算用独特的方式研究历史。历史不谈如果,可阿越的路子就是从如果的角度重新检阅历史,通过可能性的探讨来研究历史的必然性。
所以如果非要说他在写小说,实在是浪费。所以《新宋》及其严谨。当然我是历史外行,难以从宋史的角度评价。顺便说说流行的历史篡改类YY小说。
个人认为这是个非常值得回味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言论稍开、国力渐长,热血青年投入到历史反思的大潮之中,这可以说是YY小说的基础。
如果做一个统计,应该可以看到初期YY小说以技术颠覆历史为核心,逐渐过渡到制度颠覆为手段。这固然是小说推陈出新的必然,也反应了反思过程的不断深化。
借用阿西莫夫MDR(MaximumDesiredResponse)和MNC(MinimumNecessaryChange)的概念,这类小说的作者一直需要拷问的是,如何通过MNC达到MDR。
《新宋》无疑是这方面思考最深的作品。阿越不仅考虑到MNC/MDR,他更侧重的是如何合理的引入MNC。凭空而来的跨时代的思想如何找到根源?如何能让当时的人(以及读者)接受?
随之而来的当然是政治技巧和待人接物的人际技能。一些作者毫无常识的让主角对古人大谈民主,实在不知道是高估古人的承受能力还是低估读者的智力。一句话,《新宋》,了不起!
善意的提醒阿越一下,小心走火入魔。看阿越回帖,行文越来越古。一些用词显然已经走先回到了宋朝。兄弟,且慢!小说写不写好无所谓,人正常最重要。另外忍不住要说的是选登的几个书评。
一篇是政治系一个PhD的评论,水平也不过如此,可非要挂一个Title,不知想干什么。刻薄的说,这位仁兄恨不得来两句“兄弟在牛津的时候“。
另一篇激情澎湃地玩弄概念的评论有阿越的按语,说“也许理解《新宋》并不一定需要读懂这篇书评,但是理解阿越,就一定需要读懂这篇书评”。
唉!大家相聚网络、共听一段传奇,或能津津乐道,或能仔细品味,或者激动的只能“顶”。说书人,潇洒一些,笑骂由人,何必搞得跟中国作协一样?
我以为,小说最要的其实是市井气,不入大家之眼、却传四方之耳。西方小说的始祖《巨人传》,中国小说的典范《西游》、
黄易,燕磊生,阿越到月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