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九十四回 令诸葛亮郁闷无比的草船借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是更让吴侯多心?言语有所轻慢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吴侯在我为子敬澄清后早已悔悟。子敬也就不要多想。子敬莫要忘了你我当日之约你我可是要联手为安定乾坤而竭尽全力的。

    鲁肃听闻诸葛亮这番劝告。很是感慨。鲁肃本就没有怨恨孙权的意思此时更是念起孙权好来。只不过鲁肃与徐庶相谈多日当初地意向早就动摇了。要知道鲁肃地根本志向乃是强国富民安天下。这也是鲁肃幼年就训练乡兵地原因。那时候大汉朝可还没有诸侯崛起呢。而那时候地鲁肃虽然不凡可终究年少更不可能未卜先知。

    故此鲁肃感叹道:“孔明你之意我深知之。然我绝无怨恨吴侯之心。为人君者当通制衡之道。提防臣下那也是不得已所为非其自身所能主宰。即使如我亦当如此。我心安之。但我之愿在于强国绝非偏安江南一偶。你早知之。昔日你我论及时局我因刘太尉势大曾有心助其迅一统天下以免多伤国之元气。以为外族所窥。然而你言道:国之根本在于门阀秀民而幽州破除土地容纳外族都是动乱根苗。即使以势强行安定却难免数年之后军阀割据坐下更大的隐患。故此你我才相继辅助吴侯意图依旧规逐步安稳天下带民生安定而后缓图之。”

    可是我最近见闻增广始知天下之大绝非中原之地所能概括。狄夷之族也绝非外族终是我炎黄子孙。同是黑黑瞳黄色肌肤。只有那碧眼金以及肤色各异与我炎黄子孙大不相同者。才是外族。故此我有心到那幽州游学广博见闻。以定我之志。

    诸葛亮闻言心中也是一动:貌似孙权就是碧眼难道孙权不是天生并像却乃是血脉不纯非我关黄子孙?

    不过诸葛亮随即就把这个念头驱出了脑海。自己既然已经出山辅佐了孙权哪能想那么多杂七杂八的。

    诸葛亮遂言道:“子敬增广见闻虽好。可此时正是大战在即正是吴侯用你我之时你我岂可轻离?理当局势稳定再有此想。”

    “这是自然。若是我此时离去岂不成了负恩贪生之人。莫说世人见责。我亦无颜苟活于世。”鲁肃肯定地说道。

    诸葛亮闻言即知鲁肃去心已定。绝非言语所能动摇。必要分清虚实。才会有所取舍。不过诸葛亮终究与鲁肃交情不错。却也没准备对鲁肃如何。而且诸葛亮坚信自己的观点不会有问题。鲁肃看明白了想明白了。自然还会回来帮自己地。

    故此诸葛亮对鲁肃直言说道:“幽州新政确是增广见闻之所。只望子敬善学之莫为表面所惑。就算新政与成规不相悬殊也要莫忘忠臣不仕二主。定要学成回来与我相商辅佐吴侯成就霸业。”

    鲁肃感诸葛亮其意甚诚也点头允之。

    诸葛亮这才又笑道:“休提那些后话而今子敬可要帮我引曹操深入江南。困陷其中。便于我之军略实施。”

    鲁肃正色道:“理当如此。”随后又对诸葛亮说道:

    “我已为你备下十万雕钥。你与之公瑾之后公瑾自会引那曹操入这八百里的水泊。将那曹操大军困于江南。只是若有人问起你十万支箭从何而来。我一时却无借口。”

    诸葛亮心中感动这鲁肃果然很够朋友。确如自己所料一般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

    不过诸葛亮虽然心中感动。表面上却没表露出来。只是平常的说道:“十万支箭暂时却无需子敬为**办。我自有取处。只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慢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只是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恐别生事端。”

    鲁肃虽然允诺却不解其意。而且鲁肃相信周瑜的为人绝不会在大敌当前之时故意难为诸葛亮以至于破坏安定团结。再加上大敌当前擅自出营那可是死罪。调动二十艘大船上千的人手更不是小动静要想让周瑜万全不知道那也是不可能的。周瑜可不是被人架空了地摆设。

    故此鲁肃还是把诸葛亮今夜到访得前前后后详详细细地向周瑜说了。

    周瑜闻言叹道:“子敬如何可与诸葛表明心智。如此我之意恐也难免为他所获。我却要另作他意了。”

    鲁肃却是毫不在意。反正鲁肃从来也没有过于孙权翻脸地心思。

    故此鲁肃笑道:“你与吴侯始终还是连襟。那二乔姐妹情深你若与吴侯计较难免小乔心伤。你如何忍得?如此正好也免得你难做。往事具去。就连孙伯符与国太这些当事者为了孙家大业都不与吴侯计较。你又何必强自出头。待此事毕。你我与孙家恩义诗偿。或归隐山林或前往幽州广博见闻岂不皆是乐事。就算你欲在幽州大展拳脚有此大胜天下何人敢相轻?岂不是照样任你我一展所长。”

    周瑜点了点头。无奈的接受了事实。

    随后周瑜又盘算一二看看营外天色。心中对诸葛亮的言行料之一二。为鲁肃解惑道:“三日内必有大雾垂江。想是诸葛也懂天文意欲借此夜走曹营骗取曹操的箭支。”

    鲁肃这才恍然。不过周瑜说完之后又有所疑虑地说道:“只不过箭支强劲。衣甲尚且穿透草人如何挡得?这却是奇了?”

    但是周瑜虽然疑惑却不准备深究。既然诸葛亮夜访鲁肃而且直言不讳日后自有人情在其中。当今正是自己成就千秋声明之时哪能因小而失大?就算诸葛亮弄不到一支箭那也要暗中给诸葛亮凑齐了。好借机贬低曹操智慧一扫船只不敌地颓废。反正不过是一个名目而已。

    当下鲁肃在周瑜的默许下拨轻快大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慢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诸葛亮调用。

    然而却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大的动静。只是象征性地去了一趟木匠营。

    鲁肃知道诸葛亮是在等大雾垂江故此也不催促。

    至第三日四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中。鲁肃明知故问道:“孔明召我来何意?”

    诸葛亮笑道:“特请子敬同往取箭。”

    “何处去取?”

    诸葛亮神秘的说道:“子敬休问。前去便见。”

    鲁肃暗中撇嘴:不就是要去曹操那里骗么。公瑾早有所见。这还瞒谁?

    不过鲁肃先前答应过诸葛亮不把此事说与周瑜。故此鲁肃也不好在此时给诸葛亮挑破。

    诸葛亮随即命人将早就准备好地软木挡板。挂在船只两侧。并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经望曹营进。

    鲁肃见此心中明白:原来草人不过是孔明用来迷惑曹操地疑兵承接箭支却还是要靠这些软木挡板。

    鲁肃所想那是一点不差。而且好在江南雨水众多气候温和。这软木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却让诸葛亮不动声色间。就操办齐了。

    是夜果然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得相见。这要不是鲁肃在周瑜默许下给诸葛亮调派的都是精锐水军。那操船的更是对水道熟悉无比地老水手了别说是到曹军水寨了。早就不知道在哪撞毁了。

    要知道:长江水道江流迅猛。礁石暗布凶险无比。向不夜航。

    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诸葛亮命人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鲁肃心知诸葛亮用意可还是忍不住问道:“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鲁肃倒不是害怕被曹操派人给抓住。这些战船那都是鲁

第五百九十四回 令诸葛亮郁闷无比的草船借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