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八十九回 明白人周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与鲁肃地关系加深与鲁肃地交情。很是呈现了徐庶自身真实的一面。可这对鲁肃地o震撼却是巨大无比的。远胜于徐庶先前的那些手段。

    想当初鲁肃本有投靠刘明之心只不过是因为与诸葛亮一席话令鲁肃深信刘明的变法乃是乱世的根苗只不过是因为刘明个人的实力过强并拥有众多良材的维持这才没有出现危机并呈现一片祥和景象。而若是刘明万一不在必呈现军阀割据民族混乱等等等等祸端。那时候造成的乱世可比如今还要恐怖危难万分。毕竟现在的局面已经逐渐呈现太平的迹象百姓的生活也安稳了许多。只要维持下去就是百姓最好的归依了。战国七雄不就是照样保持了数百年的安定局面。小说bsp;当时诸葛亮的这些言词说的鲁肃深信不疑这才改变了鲁肃投靠刘明的想法。而鲁肃本人却又一个有大志的人。从小就不安于现状想要有一番作为。

    故此鲁肃才会想要在至交周瑜辅佐的孙策帐下有一番作为。虽然鲁肃因为奔丧没有在孙策在世之时大展拳脚可还是在孙权的极力邀请下保了孙权。

    可如今徐庶的这番无心之话却动摇了鲁肃最初的根本令鲁肃对自己当初听信诸葛亮之言是否正确产生了怀疑。对于鲁肃这种有志青年来说人生的根本理念和抱负那才是他人生之中的最重要的。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远远过他自身的性命。

    这一点就如同中华大地之上无数的有志志士为了理想不惜献出生命是一致的。

    而且由于徐庶并没有在路上对鲁肃做什么招笼的言辞举止。鲁肃这个正人君子自然也就对徐庶减弱了防范之心。

    更由于话语投机鲁肃对徐庶也有了几分知己的感觉。

    不多日鲁肃楷同徐庶乘小船来到江夏。

    原本鲁肃还怕徐庶见周瑜如见孙权一般的张狂。那周瑜虽然脾气甚好肚量甚宽可那却是对朋友而非强权。纵使周瑜顾全大局可却也不会屈于压迫的。可没想到。

    徐庶见周瑜。那却与见孙权完全两样对周瑜很是恭敬。就连徐庶在孙权那里再三强调的什么使命查询那也只是象征性的走走过场。以至于鲁肃事先准备的那些打圆场的言辞。一句也没用上。

    而事先早就得到报告地周瑜对此也是极为奇怪。等把徐庶打走了之后。周瑜紧忙命人暗中把鲁肃请到密室向鲁肃询问道:“子敬今日徐庶举止何与传言不符?”

    鲁肃摇头道:“此事怪哉。我也不知。”

    周瑜连忙说道:“你且把近日之事与我细说之容我思之。”

    鲁肃知道周瑜想问题比自己强连忙把近日生地事全都向周瑜说了。就连徐庶派人给他送了一封有涂改的信。以及孙权过府索看等等连同徐庶在乘船之事给他讲的那些新鲜事全都一字不差的给周瑜说了。

    周瑜听候沉思良久这才说道:“子敬。若不是徐庶带你来此恐你命休矣!”

    “公谨此言何解?”鲁肃还是有些不明白地问道。

    “吴侯既过府索要信件察看必是有人进言。”周瑜给鲁肃分析道。

    “这我也知之。此必是布鸿进的谗言。”鲁肃认同道。

    不过。鲁肃随即又说道:“可主公观信之后见我坦诚。并无丝毫疑心与我。只要主公心我我又有何危?”

    “咳!子敬你过于实诚了。”周瑜对自己的这个平生好友真的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周瑜还是尽力给鲁肃分析道:

    “那吴侯既然听从小人之言过府索信那就已是对你心有疑虑。否则吴侯必不作此举。昔日诸葛亮收服巴蜀进谗言者何其多也!吴侯终能力排众意不为他

第五百八十九回 明白人周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