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长了孙权的气势威望。
此时徐庶见孙权果有思虑之像。连忙放声大笑道:“斩使明志!说得轻巧。我家太尉大军若至尔等残兵何以当之?难道就凭着那西川地险么?那剑阁倒是险关可我家关将军接我家马将军回营那还不是轻而易举?若不是你家鲁将军来我比州与我家太尉大人以及荀大人投缘立下那巴蜀备忘录。而今又如何还有尔等地存在。”
闻听徐庶所言孙权、鲁肃、庞统这些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那都是齐刷刷的一惊。均想起刘明兵力的强大。而那张昭等留守在建业的老臣显然对巴蜀备忘录地真相并不是多么了解。只是大致知道是打和了。
故此张昭上前一步直视徐庶问道:“西川之险天下皆知。昔日高主受封汉中王外敌无可入。终可成事。汝何妄言之!”
“高主受封汉中王凭借的乃是巴蜀之险此亦不假。然巴蜀之险乃是两川之地。现今汉中已入我家太尉大人之手。两川已占一半而还有何可凭借?何况就算尔军全盛之时拥兵数十万齐聚两川之险还不是照样被我家关将军一旅之师拿下汉中。而今汝等汉中已失单凭西川又能依仗几时?”徐庶很是自信的说道。
而这种自信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孙权手下这些留守地众臣。
巴蜀之战诸葛亮到底怎么打得他们不知道。诸葛亮手下的那些士兵是如何地一盘散沙他们不临其境也是想不到的。但是诸葛亮先前战报已经尽得巴蜀他们却是知道的。而且他们也知道巴蜀之兵刘璋和张鲁的兵马几十万也全都归在诸葛亮的指挥之下。可就算如此诸葛亮还是战败了。汉中也还是归了刘明。这就不得不让他们在听了徐庶之言后有所感触了。
毕竟过程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结果。既然在如此全盛之时都有如此结果那就难免还会有这样的结果出现。何况现在的孙权可是无论如何也凑不出来几十万的兵马派往西川供诸葛亮挥霍得了。窃窃私议之声。悄然而起。
张昭万万没有想到会是如今这种局面。这可绝对是在动摇江南众臣之心。张昭强自镇定。逼视徐庶喝道:“即使太尉军马强壮非我军所敌。然巴蜀路险。落大石已绝两川之路急不可近。我江南鱼米充足。人丁兴旺。军需步卒一应俱全。是之以供西川。虽天下强兵莫可下焉。且即算西川有失。我江南水路纵横非舟楫之兵莫可敌之。而我江南水军亦如太尉大人之骑军。此亦天下之雄也!我军退守江南。我主亦一方霸主也。天下何人可犯之?”
徐庶朗声而笑其后不屑地说道:“且不说尔军可还有实力支援巴蜀。亦不说尔军巴蜀何时可下。单只论尔军自成水军乃是天下之雄可以与我家太尉大人的骑军并称。此无疑坐井观天。自大尔!”
“南船北马。天下共知。岂是我等自说自话?若我江南水军不为天下之雄。还有何人水军可为之!”步鸠迈步而出为张昭帮腔道。语气也很是强硬。这也是因为布鸿确实对家乡水军充满了自信。此外布鸡作为孙权的心腹也是如今孙权手下被徐庶言语撩拨地心态很是不稳。必须要打下徐庶地气焰。否则孙权的权威就要受到质疑。
哈。只知江南水军如此还不是坐井观天?远且不说。尔等当知我所乘之船。其船大如城郭遍体铁甲钢铁龙骨。强弩、火石密布其上。操舟而行无可当者。而似此等船舶在我幽州水军之中不知凡几。昔日我主太尉遣水军十万凭此船渡海收瀛洲与我大汉。渡海如履平地。乘风而行一日千里。更有大者每船可乘军车三百。
第五百八十六回 徐元直舌战江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