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七回 三韩和鲜卑骑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就只剩下辰韩了。而辰韩恰恰是由大量为了躲避战火从而跑到辽东半岛避祸的先秦遗民所构成。他在血缘上就和大汉地子民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辰韩作为后来的移民那在辽东半岛也是颇受马韩压迫的。他们只能作为马韩得附属存在。这一点从他们的部落酋长只能由马韩人担任而不能由部落随意推举这就可见一斑。

    此外辰韩使用的语言。那也是华夏的语言。沟通上也比较简单。有很强的认同感。再加上刘明在扩建带方之后也与辰韩得地界连在了一起。双方的交流也更是融洽。

    而刘明通过幽州商会在辰韩比较有威望得大商人赵凯买通收服了辰韩酋长下面一个颇受辰韩酋长信任有着炎黄血统农加大人。让其蛊惑其酋长推翻月支部落的钳制成为三韩得大君长辰王。

    在幽州商人对其粮食和武器地支援下辰韩酋长受到了蛊惑对马韩、弁韩展开了进攻。然而就在他们交战最吃紧的时候幽州商人却突然以幽州粮食管制他们没有办法再供给辰韩为借口。停止了对辰韩的粮食销售。缺乏食物而又面临着马韩和弁韩得反攻。辰韩得酋长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受尽了煎熬。

    如果战争失利即使辰韩不会灭族。可那辰韩得酋长那却一定是要换人的了。而就在这时那个被幽州商人收买的农家大人再次向辰韩酋长献策:既然辰韩乃是大汉的附属国而且族中的百姓又多是炎黄子民。在此灭族之际何不彻底的投效大汉?如此辰韩得百姓可保无恙。酋长大人那更是大功一件。可保地位不会丧失。

    辰韩酋长在危机压迫之下只得听从了他手下的那个农加大人的建议。向刘明献了户籍。彻底的投降幽州。令黄月英这一方案顺利的展开了序幕。

    而现在高顺就是要带领着兵马去接收辰韩。同时以马韩、弁韩欺压大汉子民为借口。迫其归顺。

    在辽东半岛那种特殊的地形条件下。刘明并不担心他们能跑到哪里去。以至于成为什么后患。而且高顺这回带领的兵马。除了高顺自己新近结合马西凉兵马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两万长枪兵之外。剩下的兵马那都是一色地骑兵。满满当当的八万骑兵。以这十万大军得兵力压服总人口不到五十万的三韩。那绝对没什么问题。

    何况现在还要去掉辰韩得十五万左右的人口。如果再去掉马韩和弁韩当中的老弱以及他们与辰韩作战当中的损失。那马韩和弁韩撑死也就有十几万的精装。就那么点的人马。再不需要分兵占领同时还有当地向导地指路下。那绝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只不过高顺手下的这些骑兵却不是什么幽州本土的骑兵。而是一色鲜卑骑兵。虽然这些鲜卑骑兵征召的时间不长训练的也不太充足。可他们本身的剽悍却足以弥补这一切。而如今的他们更有幽州制式生产的精良装备。那杀伤力更是直线上升。

    而且这支骑兵部队的忠诚那也是没说地。他们都是自愿加入幽州军队地。

    当初刘明在科尔沁草原一战。一夜之间筑起了八座城池。等刘明胜利之后。科尔沁草原的部落理所当然的归属了刘明。

    原本那些部落地人口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八十万左右的人口。刘明当时只想征集五万的兵马驻守当地。然而事实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在刘明建城之后由于良好的治安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附近一些比较弱小的部落也全都纷纷迁到了科尔沁草原。而且在那些部落之中征兵竟然要比在幽州当地好征得多也踊跃的多。

    敢情这些鲜卑部族在大部落之下。那

第四百一十七回 三韩和鲜卑骑兵-->>(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