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不想以后。在皇上刚落到曹操手里的时候自己也不能攻打曹操了。如果自己先动手攻打曹操那就的落一个谋反的罪名。势必引起第二次诸侯联盟只不过这回的诸侯联盟所讨伐的对象那就不是董卓而是自己了。而不大曹操曹操借着天子的名望展起来那可比董卓难对付的多了。这事难呀。
所以刘明也不急着表态。而是把目光看向了郭嘉。
而郭嘉听到贾诩是这样建议的心中倒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是觉得:若是荀彧、荀攸二人在此恐怕也是会说如此的道理。可当初自己和主公计议的时候对辖天子以令诸侯的计策都比较反感。毕竟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把皇帝把持的再好。也难免会走漏风声。而且主从不分朝中的大臣也会心存怨念。如此一来。在承认了汉室的正统性的同时也把自己摆在了权臣的地位上。就算是在如何如何的为国为民也难逃乱臣贼子的骂名。可是如果为了千秋万代的名声遵从那个小皇帝的领导自己这些人岂不是瞎忙活了吗?而且那个小皇帝被董卓挟持多年又能有什么作为?岂不是瞎领导?他要是下几个乱命。那幽州的大好形势岂不是全毁了?
突然间郭嘉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现在这局面这皇上是绝对不能要的。也用不着要的。可是就任由这皇上落到曹操手里那也不好。那样可就是让皇上和满朝的文武大臣全落到曹操的手中了。那曹操的名望和话事权可就更大了太不利于主公今后的统一大业了。不如借着迎接皇上的机会暗中派人把皇上杀了。到那时主公拥有汉室宗亲的血统。称帝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主公称帝之后。自己这些人的理想和理念那不可以名正言顺的实现了吗?
而这时郭嘉也看到了主公刘明看向自己的目光。郭嘉连忙向刘明建议道:“主公。文和说得不错。虽说当初咱们因为辽东公孙度的反叛而没有及时地把圣驾从董卓手里救出来可这也避免了咱们成为众矢之的。而现如今咱们兵强马壮。恭迎圣驾那也是很容易的事。而且当今圣上这要是落到了别的乱臣贼子手上。圣上受惊不说。这也容易使朝令不畅。圣令混淆。对咱们的影响那也不在小处呀。所以咱们还是赶快安排一支劲旅。恭迎皇上才是。至于那董卓反正他们也成不了气候。咱们倒是可以先暂时的缓一缓。况且现在咱们的政令人手短缺。咱们就算是打下了西凉也无力治理。与其那样败坏主公的名声还不如先放过了董卓再说。”
郭嘉暗想:杀皇上的这种骂名还是自己来背吧。就别让主公知道了。这要是摆在了明面上主公也不好说话呀这种脏活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反正即使自己不说暗部的情报人员也会把这事报告给主公的。只要主公不制止。那也就算是主公默认了。
而刘明听完郭嘉的建议也觉得比较奇怪。这种随口附和的作风那可不像是郭嘉说的话。而且贾诩是后来的他不知咱们当初的决定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可郭嘉不应该忘了当初的不迎接圣驾的决定呀。
不过刘明还是肯定了一点。那就是郭嘉和贾诩都赞成的先暂时放过董卓留着董卓牵制以后朝廷的这种意图。对刘明来说这种计划是正确无比的。尤其是此时正像郭嘉说的那样幽州的基层官员光是安排在并州和辽东那就已经有所短缺了拿下了冀州也只能先启用一些冀州本地的官员了这里面隐藏的隐患那可太大了。尤其是管亥的归来青州也要即将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这要是根基不牢固那可是大患呀。袁绍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呀。
故此刘明也认可了暂时放过董卓的计划。可迎接皇上到幽州来虽说摆脱了曹操在得到皇上
第二百四十九回 皇上跑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