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二回 轻绞之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么没在历史上有名呢?

    刘明这里一帆风顺。那郭嘉劝洛阳百姓迁移幽州工作更是因为准备充足太平无事。那些洛阳的百姓之中富裕的都被董卓杀了穷苦的也没有余粮度日。而且这洛阳地面上的粮食几乎又全都被董卓搜刮干净了转而落到了刘明的手上。这些洛阳的百姓留在洛阳那肯定是死路一条。而到幽州去的话郭嘉给他们许诺这一路上的粮食太尉刘明大人全给包了。而且到了幽州还给大伙找活干。给地种。那这些洛阳的老百姓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除了极少数特别恋旧的老人外几乎都愿意迁移到幽州去。最后这些洛阳的百姓愿意留下来的不过才五六万人口。而且郭嘉还以刘明的名义给这些人留下了一定的口粮。这些百姓对刘明更是感恩戴德。而刘明仁义的名声更是大振。如日中天。

    而刘明这里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那些关东的群雄可也没有闲着。袁绍和曹操等人在刘明攻破洛阳之后。也尾随其后过虎牢关来到了洛阳。

    这时刘明早就追董卓去了。就连郭嘉也在稍微整顿了一下并州的降兵之后追上了刘明的步伐。这些诸侯来晚了一步这洛阳只剩下了空城一座。

    可此时的袁绍却不想在跑到刘明的前面去了。在洛阳的城外扎下了人马。分兵把守虎牢关和洛阳。

    不是因为别的只因这袁绍虽是出身望族有四世三公的光环照耀着可本身却是庶出所以这袁绍更是极好脸面对颜面有着一种病态的执著。现在袁绍可不想再跑到刘明的前面要是自己追击董卓不行的时候再回过头来求刘明出头。那袁绍自己可就万万得受不了了。

    而且这袁绍还自认为现在不管怎么说现在是自己领导的联军赶跑了董卓。虽说那太尉刘明得出力不小。可如今这打下来的汜水关虎牢关洛阳等地盘可都在自己的手上这太尉刘明虽然有些本事。可没有自己的人马守护这些地盘。就凭这太尉刘明的那点人马被说是打董卓了就是光看护这些地盘就把那太尉刘明得人马分光了。那太尉刘明还不得早就被那董卓一口吃了。反正现在董卓被打跑了。这功劳肯定有自己一份。就让那太尉刘明先和董卓打去。等他们两败俱伤了自己再凭着优势兵马立个大功。到时候那天子还不得重重的赏赐于自己。

    袁绍这里抱定了主意扎兵于洛阳城外按兵不动。观看刘明军马的动向。可袁绍部下的孙坚看到洛阳城里荡然一空连皇陵都被挖了不少。自己的军队是一点的好处都没捞到。不由得‘轻绞’的本性爆。下令自己的本部人马打着修缮宫廷准备恭迎圣上还朝的名义重新再把皇宫里里外外好好的在扫荡一番。

    还别说。孙坚这一番地毯式的扫荡还真就从皇宫弄来了不少当时遗拉的好东西。可最让孙坚惊喜莫名的是在自己率人马扫荡皇宫到晚上的时候。忽然旁边有一个军士指着远处说道:“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

    孙坚当时就眼光闪烁。连忙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这一捞之下就捞起了一具妇人的尸虽然日久其尸不烂。据此观测此妇人之死应不在董卓撤离洛阳之时。而尸身不烂应是有宝物护身。孙坚细观之下此妇人宫样装束唯项下带有一锦囊。

    孙坚对尸体是谁?不感兴趣。孙坚只对能出光芒的宝物感兴趣。当下孙坚连忙再命人把那个锦囊取来观看。那锦囊之内有一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孙坚又把这个小匣打开只见匣内乃是一个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乃是先前不见了的传国玉玺。

    孙坚一看是这个

第一百五十二回 轻绞之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