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良不以为意,笑道:“杨督军和父帅是过命的交情,他们之间地事,我们外人怎好插手。”郭松龄道:“那是自然,可是,再过命地交情,也不能徇私啊。少帅你想想,这杨督军奉令督管江苏,就是要保有江苏地区在奉军的控制之下。可他倒好,孙传芳才拉了一拨人打过去,就慌慌忙忙丢了南京逃回北京,这若不做处罚,实在是说不过去。我怕手底下的将士们心寒啊。”
张学良略一思索,心里已经被郭松龄说动,便问道:“依你之见,应当怎样处理?”郭松龄献言道:“少帅,不如你陪同杨督军回趟奉天,面对面在大帅跟前把事情说开。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会落个背后议人的恶名。”
“你倒是想得周全。就依你之言。我明天与杨督军一同回奉天。”张学良当即嘱咐郭松龄。“我走之后。你当谨守北京一切防务。密切注意南方战局。一有异常。即刻向奉天来电。”郭松龄一一应承。心里却突然起了另一番计较。
他与杨宇霆地政治立场相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作霖地亲日态度。杨宇霆是张作霖一手**来地。自然以张作霖马是瞻。凡事都顺着张作霖地意思。说穿了。他看不惯杨宇霆。其实是反对张作霖政治主张。若是利用这次机会。能倒掉张作霖。不啻是一件利国利民地好事。这时能调走了张学良。他大可以方便行事。
自去年冯玉祥推翻了曹为地北京政府。他与张作霖地矛盾越不可调和。若能趁孙传芳出兵之机。联合冯玉祥。至少有九成把握。
想到这里。郭松龄计议已定。
第二日。张学良才刚离开北京。郭松龄就密访冯玉祥。二人一番商议。拟定了讨奉事宜。
冯玉祥配合孙传芳地进攻。进军直隶大名和鲁西。威胁奉军后方。让奉军顾此失彼。果然。在两面夹击之下。张作霖为保存实力。命令江浙战场上地守将退守山东。将徐州拱手让给了孙传芳。紧接着
第三回 骨肉乍散 人间多离乱 烽烟再起 密谈熄战火(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