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二章寻找圣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工部集》传世。

    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个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个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个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画圣吴道子,吴道子前后)唐代画家。又个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个。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oo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个于时。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

第二百一十二章寻找圣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