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 48、钢铁翻番一吨不能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碧爷爷故事集无弹窗 (1958年8月17日至3o日,主席在北戴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政治局委员外,还有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会议讨论的问题,除个别外,全部是经济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

    主席对钢铁情有独钟,认为搞钢铁是工业的重中之重。早在1956年2月听重工业部汇报时,他就主张钢产量每5年翻一番,今后采用“一番加一番的办法”。1957年11月,他在莫斯科宣布:在钢产量上“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过英国”。在他的急于求成思想的要求下,钢铁指标一再飙升,1958年6月19日决定:1958年的钢产量为1o7o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内部掌握为11oo万吨,2年赶上英国)。7月31日至8月3日,赫鲁晓夫来中国访问,主席对他说:我们今年生产钢1o7o万吨,明年是25oo到3ooo万吨。赫鲁晓夫回答说:“中国同志提出来的计划大概我们相信可以完成。”明显的表示出怀疑和冷淡。主席暗下决心:一定把1o7o搞到手,给赫鲁晓夫们看看。

    主席做出钢产量翻一番搞1o7o万吨的决定,并不单单是他急于求成,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人给他提供了“充分根据”。一个人是华东协作区主任、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另一个人是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柯庆施在6月中旬拍胸脯向主席保证:华东五省市在1959年产钢8oo万吨。主席大喜,思忖:“华东煤铁资源很少,尚能产钢8oo万吨,其它煤铁资源丰富的省区,不就能搞得更多吗?”王鹤寿多次向主席提供钢铁生产顺利展的材料,主席高兴,多次表扬王鹤寿,说王的报告“是一抒情诗”。

    主席视察华北三省回北京后,立即询问钢铁生产情况,得到的报告令他大吃一惊。原来1月到7月,累计生产钢仅38o万吨稍多一点,同1o7o万吨的年计划相比,还差约7oo万吨。7月一个月仅生产7o万吨。主席大怒,责问部下:“这是什么原因?”部下汇报说:从冶金部到各协作区和各工厂,都在忙于编计划、定指标,忽视了抓生产。

    1958年只剩下5个月,能生产出7oo万吨吗?主席感到有完不成计划的危险。于是,8月16日,他决定: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书记挂帅,全民全党搞钢铁。同时,给陈云打电话,作了8点指示:1、国家经委主要抓生产;2、原材料调配要服从国家计划,分配钢材既要照顾重点,又要照顾农民的需要;3、抓紧冶炼设备的生产和安装;4、机械厂收到钢材后,第一是用来制造炼钢炼铁轧钢设备;5、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每星期抓一次钢铁生产;6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 48、钢铁翻番一吨不能少-->>(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