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冒进’错误。他决心不惜牺牲掉自己,也要维护党的团结,维护的权威。主席曾多次称赞周恩来的这篇《政府报告》,称它“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周恩来先在大会做检讨,他说:“反冒进是一个问题、一段时间带方针性的动摇和错误。反冒进是由于不认识或不完全认识生产关系改变后生产力将有跃进的展,因而在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表示畏缩,常常是只看见物不看见人,尤其把许多个别现象夸大成为一般现象或主要现象,这是一种右倾保守主义思想。”“反冒进结果损害了三个东西:促进、四十条、多快好省,使1957年的工农业生产受到了一些影响,基本建设减少了一些项目。”“而最重要的损失在于方针一偏,群众和干部的劲头就得不到支持,反而受到束缚,使我们建设走群众路线这一方针受到某些损害。”“因此,这个方针是与主席的促进方针相反的促退方针。实行这个方针,不管你主观想法如何,事实上总是违背主席的方针的。”“这一反冒进的错误,我要负主要责任。”
检讨说:“《人民日报》反冒进的社论,基本方针上是错误的,经过我表的,我负主要责任。对于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有所动摇,没有感到是方针问题。有这个错误感到沉重,对主席的意图体会不深,感到很难过。沉重又高兴,看到群众高兴了。解放以来,我们党领导革命领导建设,右倾是我们的主要危险。”
1月2o日,分管计划、财政和经济的三位副总理李富春、和薄一波汇报工作。主席在插话中,继续提出一些严厉的批评。
1月21日,主席作总结讲话,后来把这些讲话整理成文件,定名为《工作方法六十条》。
南宁会议结束前夕,讨论了治理长江的问题。会议根据主席的提议,决定由周恩来主持治理长江工作。从此,总理实际上被解除了全面领导国民经济工作的职权,被排斥出领导“大跃进”的核心,成为“治理长江的总指挥”。总理的职务已经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