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3、中央决定反冒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见。”他想让主席理解他的苦衷。

    不久,主席就离开了北京。

    主席与总理的分歧,表现为“冒进”与“保守”之争,但这与两人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习惯是分不开的。主席是使用他的“矛盾规律”分析经济问题的,按照他的矛盾规律的理论,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他反对经济搞平衡,主张打破平衡,先破后立,不破不立。总理是按照经济规律来分析经济问题的,经济规律恰恰要求平衡。

    周恩来努力寻求生产上的平衡。他指定计委领导人薄一波和张玺负责平衡工作,要求把群众的建设热潮同计划的全面平衡结合起来。

    5月11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再次指出:“反保守右倾,从去年8月开始,已经反了个月了,不能一直反下去。”

    在周恩来、陈云等的坚持下,1956年5月,中央召开会议,主持,讨论了当年的预算问题。这次会议决定:我国经济展要实行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会后,要求中宣部代《人民日报》拟一篇社论,宣传中央这次会议的精神。这就是6月2o日《人民日报》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

    6月1日,周恩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再次压缩1956年计划指标和编制1957年计划问题,他认为2月会议压缩后的基本建设投资指标仍是个冒进指标。

    6月1o日,在主持下,政治局会议基本通过预算报告初稿,后经修改,其中涉及主导方针的几句话成为:“在当前生产领导工作中,必须着重全面地执行多、快、好、省和安全的方针,克服片面地强调多和快的缺点……生产的展和其它事业的展都必须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在反对保守主义的时候,必须同时反对急躁冒进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在过去几个月中,在许多部门和许多地区,都已经生了。急躁冒进的结果并不能帮助社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3、中央决定反冒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