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河罗织了六大“罪状”:第一,李云河主动要求并具体试验包产到户;第二,为包产到户极力唱赞歌;第三,一再坚持推广包产到户;第四,拒不接受批评,上推邓子恢“指示”,下推群众“要求”;第五,李云河是农业书记,既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又负有具体责任;第六,李云河以县委副书记的名义表文章,宣扬包产到户,流毒全省,影响极坏。会议命令李云河在报纸上共开检查、肃清其流毒。
《浙南大众报》详细报道了地委扩大会议的盛况,并配了编者按。编者按指出:“李云河一再坚持与推广包产到户,曾一度为某些干部所接受,在我区合作化事业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后果。希望各地农村干部、社员,对照本地具体情况加以讨论。欢迎大家把讨论情况写成稿件寄给本报。”这以后,《浙南大众报》甚至以整版的篇幅表批判包产到户的各种文章。
温州地委上下两路对包产到户的围剿,再加上报纸的推波助澜,其声势如排山倒海,无坚不摧,是包产到户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1957年1o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表了《温州纠正包产到户错误做法》的文章。第二天,新华社向全国作了广播。文章说:“包产到户这个办法,是**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去年派人到农村试验后搞起来的。李云河错误地认为包产到户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解决社内主要矛盾的好办法。于是在去年冬季向永嘉县区乡干部作介绍,并布置各区多做试验,……今年春天永嘉县有2oo多个合作社实行了包产到户。温州各县曾出现一股‘包产到户’的歪风,共约有1ooo个合作社,包括178ooo户社员(占入社农户15%),实行了这个错误的做法。……**温州地委在8月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对包产到户开展了辩论和批判,统一了认识,决定坚决彻底纠正这种错误做法。温州各县也在干部中进行了辩论和批判,许多干部检查了自己的右倾思想。9月下旬召开的**永嘉代表大会严厉地批评了李云河的错误,李云河在会议上作了检讨。”
此文表的同时,《人民日报》还专门配了《揭穿包产到户真面目》的评论员文章,断定包产到户是“极端落后、倒退、反动的做法。”从此,永嘉包产到户闻名全国,成了全国反右大辩论中的典型。
浙江省以及全国的广大农村,在贯彻中央《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中,以温州地区开展反右大辩论的典型为样板,开展了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那些拥护包产到户的、闹退社的、反对粮食统购的、给社队干部提过意见的,对合作社说过牢骚话的,对**的政策有过怨言的,都受到了批判、辩论与斗争。有的被
《碧爷爷故事集》第二卷66、专政铁拳猛击“包产到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