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爷爷故事集》第二卷55、柳青的小说《创业史》(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碧爷爷故事集无弹窗 柳青充分认识到农民并不天然地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决不可能自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创业史》里,柳青描写了梁三老汉由于私有财产观念而产生的对于合作化运动的抵触和自反抗,真实地描写了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的艰难历程。卢支书说:“由不实心到实心,得几年哩。和尚刚剃了头,就有了道行了吗?还不是要在寺院里修吗?”

    《创业史》第一章从梁三老汉夫妻吵架和郭世富新房上梁写起,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地将叙事集中在从一个家庭扩展到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个人家致富两条不同道路的矛盾冲突的焦点上。梁三老汉夫妻吵架是因为梁生宝热心于集体事业,与梁三老汉家致富的愿望形成了冲突。梁家草棚院的吵架具有浓缩的社会意义,作者通过郭世富盖楼房进一步渲染放大,从整个蛤蟆滩的范围内,显示了富裕中农的榜样力量。富裕中农郭世富新房上梁,展现出来的是一幅传统致富创业的图景。新房上梁的鞭炮声,吸引了蛤蟆滩所有的庄稼人。富农姚士杰,在土改以后,重新挺起了胸脯,他的神气好像是说:“甭看**叫你们翻身呢,你们盖得起房吗?”土改时的带头人郭振山与他的仇人姚士杰一起成为了郭世富家的座上客。而一辈子受苦的贫农梁三老汉,则被别人的成功家羡慕得两眼通红。这是一个无声的挑战,它显示了富裕中农走个人家道路所能取得的成就,并且以它的存在,向蛤蟆滩的广大农民散出巨大的吸引力。这样形成了一个点和面相统一的图画,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形势,提纲挈领地把小说的基本内容给读者以概略的一瞥。这就是土改后的中国农村的面貌,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起点。这个开头充分显示了作者的立意,作者一开始就将农村习惯的自的家致富的道路展现在人们面前。

    蛤蟆滩三大能人之一的郭振山是土改英雄,是蛤蟆滩第一个**员,在村里享有很高的威信。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后,他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思想水平上,一心扑在个人家的“小五年计划”之中,“给自己当家,不给贫下中农当家了”。从郭振山的变化,可以看到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到柳青的《创业史》,中国农村叙事的进展。在某种意义上,郭振山就是蛤蟆

《碧爷爷故事集》第二卷55、柳青的小说《创业史》(三)-->>(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