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爷爷故事集》第二卷34、毛泽东三批邓子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报告论证了大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人民民主专政和广大贫苦农民有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这是可能性;遏制一部分农民向富农展,遏制两极分化,解决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供求矛盾,这是大展的必要性。

    报告提出大展的要求:1958年春,全国要有一半农民加入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到196o年,基本完成对农业的半社会主义改造。1967年完成合作化。

    主席的这个报告,有许多论述是正确的,比如,他强调自愿互利原则和增加生产。但是,由于这个报告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批判“右倾”,把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主张合作化要稳步前进的邓子恢等,说成是“站在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这样一来,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被归结为立场问题、路线之争,就要受到口诛笔伐、批判斗争。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中,有谁敢再表不同意见?人人自危,怕当“小脚女人”,只能拼全力搞合作化的大展。大展的浪潮淹没了一切,什么“自愿互利”,什么“增加生产”,早被丢在了一边。

    8月1日,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结束时,主席指名批评邓子恢:“四月间,中央一个意见,子恢一个意见,农村工作部没有执行中央的意见。五月十七日以前,说新区展的合作社糟得很,这次会议上大家说好得很。现在证明新区能展,今冬明春明夏可以大展。”邓子恢听了十分茫然:他在四月份提出的整社意见,正是主席和党中央的意见呀,他何曾另有一个意见?但是,他没有辩驳。他和梁漱溟不同,他是位老**员,是在党内路线斗争的大风大浪中闯过来的,他知道维护党的领袖权威的重要性。在私下,他可以和主席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但在大庭广众的会议上,他决不能辩驳、抗争。

    会后,主席指示邓小平、杨尚昆(中央办公厅主任):在目前9个月内,各省市区党委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请示报告,由中央直接拟电答复,不必交农村工作部办理。于是,邓子恢虽然没有被撤职,却被“晾”了起来。

    这次会议后,主席对《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作了修改和补充,印给各级党委,直到农村党支部。于是,全国农村掀起了宣传、学习、贯彻主席报告的热潮,开展了批判“小脚女人”的运动,把合作化运动推进入一个新阶段,即迅猛展的阶段。(o4,6月7日上午8点半)(2oo8,3,2,上午9点47改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