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成功后,搞了十五六年新经济,到1932年才正式搞社会主义。我们国家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一穷二白,必须搞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等到工业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才可以考虑搞社会主义。这一点,必须和代表们谈清楚。”
“好的。主席还有什么指示?”周恩来彬彬有礼地请示。
“《纲领》草案初稿我抓紧时间看。你还要继续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的修改。这是建国的根本**,我们必须写好啊!”
“好的。请主席放心。”周恩来告辞。
主席翻开《共同纲领》草案初稿认真地看了起来。
香山的初秋之夜,凉风习习,万籁具寂。双清别墅主席办公室里的灯光彻夜通明。主席聚精会神地修改着《纲领》草案初稿。到9月3日,草案的框架基本定型,名称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他把修改过的草案和一个便条派人送给秘书胡乔木。
“乔木:纲领共印3o份,全部交我,希望今晚1o时左右交来。题目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当晚1o时,胡乔木把印好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送来。主席在竖写的题目左侧写上“一九四九年九月五日初稿”的字样。然后,又逐字、逐句、逐段的修改起来。
9月5日晚,胡乔木将主席修改后的《共同纲领》草案稿本送去付印。胡乔木刚走一会儿,主席就派人给胡乔木送去个便条。“乔木:今晚付印的纲领,请先送清样给我校对一次,然后付印。”
主席连夜校对。9月6日,他把校对过的清样交代下去,并指示:“照此改正,印成小册子一千本。”
9月7日晚,周恩来在北京饭店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稿)分送给各位新政协代表,组织他们进行分组讨论。根据讨论的意见,周恩来领导起草小组又一次对《共同纲领》草案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然后,周恩来又送交主席审阅。9月11日,对草案稿审阅后又批示:“乔木:即刻印一百份,于下午六时左右送交勤政殿齐燕铭同志,但不要拆版,待起草小组修正后,再印一千份。”齐是筹备会副秘书长。
周恩来又组织新政协代表对《共同纲领》草案稿进行讨论。有不少代表仍提出了把社会主义目标写进《共同纲领》的问题。为此,**和周恩来特意在大会上作了说明:《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施政纲领,是为现阶段的需要而制定的,它不应该描绘远离现阶段的未来的理想。“要在中国采取相当严重的社会主义步骤,还是相当长久的将来的事情。”有的代表向主席询问,要再过多久才到社会主义。主席回答说:“大概二三十年吧。”
经过主席、
《碧爷爷故事集》第二卷4、制定《共同纲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