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动,就为后来很快改变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埋下了伏笔,就有了附加条件。因为,主席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展是有条件的:一是时间限制,“现时”而不是将来,等到一定时机,就限制甚至取消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二是政策限制,“有益于国计民生”是大前提,违背这一前提,出这个界限就要限制甚至取消了;三是这两方面的综合限制,“现时有益于国计民生”,就是说,肯定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现在还对国民经济展有利的作用。
1948年12月下旬,**吸取了张闻天的研究成果,写出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手稿,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和建设方针作了系统的论述。1949年1月底,他对手稿进行修改增删,定名为《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其论述大大扩展了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1949年3月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主席演说了治国方略。他集中了**、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的智慧,较具体的阐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蓝图。他说:“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由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他指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来说,还是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也就是说和古代是近似的。谁要是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谁就要犯‘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报告在提出今后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农民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展时,强调:“这种合作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管理之下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
同年6月,主席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里,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蓝图作了具体阐述。
主席的演说和文章给新中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49年1月,**秘密访问苏联,向斯大林介绍了建设新中国的蓝图,得到斯大林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