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有什么法子呢,他是个石匠,目不识丁。
那四本《广益丛刊》我后来悄悄带回了忠县家中,父亲见了非常高兴,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可惜到了文革,那四本《广益丛刊》依然难逃劫难,和我家的大量藏书一起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2、凌辱女教师村里有一个我认识的4o左右的女人,叫李善厚,解放前在忠县女子中学任音乐教师。她姿色秀丽,谈吐文雅,富艺术气质。她的丈夫叫沈仲元,女儿叫沈学朴,是花桥小学教师。
土改时,她家被评为地主。她丈夫逃跑了,农民协会的人天天把她拉出跪在地坝里斗争,追逼她埋藏的金银财宝。《土改法》本来规定:不动地主的浮财,也不挖地财。但是,农民协会的积极分子们想出个不违背政策的妙招:“罚”。罚她交出若干粮食和银元。她交不出来,就说她抗罚,就斗争她。那些积极分子对付她的绝招就是扒下她的衣服,让她赤着身子跪在寒风中挨斗。她的衣服经过反复撕扯,已经破烂不堪。后来她索性就只穿着一件单衣来接受斗争。
这一天,她又被拉出来跪在地坝里,农民们涌上去一下把那件破烂的单衣扒了下来,李善厚一身白皙的皮肤和两个**便呈现在众人面前,她也早已顾不得羞了。这时已经是数九寒冬,农民们大多提起了取暖的“烘笼”,李善厚本是很娇气的音乐教师,如何受得了严寒!人们却惟恐她冷得不够,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人转身提来事先准备好的从水田里捞起的冰冷的稀泥,几个人一起动手抹到李善厚**的身上。这还不够,另外的人又抬过来一架风车对准李善厚,然后将风车手柄一阵狂摇,呜呜的风便猛地扑向身上糊满了稀泥的李善厚。这还不够,另几个人又手执大斗笠前来助战,他们将李善厚团团围住,一起舞动大斗笠向李善厚扇风,总之,尽量让李善厚冻得更厉害一些。这时口号声也响起来了,整个院子里的人们都一起狂呼:“打倒顽固地主李善厚!”农民协会干部上前怒喝:“快把金银交出来,不交是过不了关的!”说也奇怪,这样反复斗争了很多天,李善厚虽然每次都冻得脸青面黑全身哆嗦,却竟然没有病倒。
土改积极分子们见李善厚一直不交金银,又心生一计,把她在花桥小学当老师的女儿沈学朴叫回来,让沈学朴打通她妈妈的思想。那时的地主子女都必须和父母划清界限,否则就会遭殃。估计沈学朴为了站稳立场,保住自己不被开除,是会和农民们合作的。沈学朴带上一口箱子――她惟一的财产回来了,此时院坝里已经坐满了群众,斗争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我代表工作组和沈学朴谈话,问她母亲究竟有没有金银。意想不到的是她竟很爽快的一口回答:“有金银!”我们便要她动员李善厚交出金银。我这里正在慢慢给她谈话,外边的群众却大声怒吼起来:“把李善厚拖出来!不听沈学朴的花言巧语!”随即李善厚就被拖出去跪在地坝里。这时惊人的事情生了!
沈学朴怒目圆睁走出去,指着跪在地下的母亲大声说:“我不是你的女儿,我是农民养大的!”李善厚大惊,仰起头来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自己年轻的女儿。趁母亲抬起头来,沈学朴挥手居高临下啪啪啪的连甩了母亲几个耳光,然后用脚一阵猛踢。李善厚出声声惨叫,泪水滚滚而
69、新区土改见闻(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