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90章,莫名失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醒主子吧。

    “咳咳……”他轻咳几声,倾身在慕清婉耳边提示道:

    “主子,那鹅……”

    慕清婉这才恍然想起还有大事未完,赶紧收回目光起身,亲自下台巡视分别关着的鹅,看过之后,她微微一笑,“嗯,好,它已经招供了。”

    一听这话,众人这才从恍然如从梦中惊醒,惊愕地看向慕清婉。

    慕清婉伸手指向其中的一只鹅,语气肯定地道:“这只就是这位大哥的鹅。”她指着一脸怔愣的乡下汉子道。

    那中年人脸色变了变,犹是硬声道:“你凭什么说这只鹅是他的?”

    慕清婉道:“乡下的鹅吃的是野草,因而粪便呈绿色。要确定鹅的主人是乡下的还是城里的,只要查看一下鹅粪便一清二楚。你们看这五只鸭中,只有这一只的粪便呈绿色,必是这只鹅无疑。”

    众人一听,不由得啧啧称赞起来,无论是评委席上白发苍苍的大儒,还是又是叹服又是妒羡的才子,亦或是围观的群众,看向慕清婉的目光几乎都是只差没把她当成神一样来顶礼膜拜了。

    而那个中年人一听完这番解说,顿时脸色煞白,连忙向乡下汉子认错赔罪。

    第五场比试:政策。

    接下来的比试,众人都屏息等待更大的惊喜,而慕清婉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这一场比试由程凤歌主持,其题目便是把自己看作一位臣子,给皇上上一道奏折,针砭时弊,劝谏纳言皆可。

    慕清婉想了想,朗声念出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吾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隐在人群中的黑眸越往下听,眼睛越是亮得瘆人,看向慕清婉的目光竟像是自己才第一次认识她一般。

    这个如妖般的女子,到底还要给他带来多少惊喜?!

    不远处的高楼中,将这一幕收入眼底的紫衣公子蓝眸亦是晶亮一片,原以为经过八年,他对她已经够了解了,可是,还是不够,她就像一本永远都读不完,却越读越有惊喜的好书,让他依旧不改初衷,想要据为己有,不让任何人有机会觊觎。

    而在他身旁的安如海更是激动得口齿都有些不清:

    “皇……皇上……这样的奇才如果能为咱们东墨所用,统一西陵大陆指日可待。”

    紫衣公子目含深意地凝视着不远处台中的那抹白色,“放心吧,她迟早都是朕的人。”

    安如海为他话中的笃定惊了惊,抬头一看,竟看到那双蓝眸中划过一抹刻骨的温柔,他的小心脏倏地一抖,冷汗涔涔而下,难道他所崇拜的英明神武的皇上,竟有断袖之癖?

    可是皇上寝宫中那幅美人图又是怎么回事?看来帝王之心,当真难测啊。

    这边厢,听了慕清婉这篇《谏太宗十思疏》,评委席上的评委们早已顾不得什么儒生形象,几乎是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众人不禁唏嘘,这样的奇才,当真百年难得一遇。

    他们几乎可以预见,这场文会会名垂千古,而慕容清这个名字,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风靡整个西陵大陆。

    慕清婉见自己的目的已然达到,心里暗自窃喜,话锋一转,将科举制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语描述出来,作为最后对皇帝的劝谏,那些才子们听到后,原本灰暗的心情一下子晴朗起来。

    如果这样的制度当真能推行,那么即使没有显赫的家世,万贯的家财,也能通过科举考试跻身朝臣行列,不会一辈子怀才不遇,碌碌无为了,是以,即使之前还有个别才子对于慕清婉仍是有几分嫉妒和不满,如今也全数散去,只剩下对她的崇敬和仰慕,输给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他们心服口服。

    而此刻,程凤歌暗暗朝慕清婉投去赞赏的一瞥后,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开始继续游说,再加上原本那些儒生们便对云家掌控仕途的独断专权向来不满,到此,矛盾更是激化,大家都恨不得科举制度马上实行。

    所以当慕清婉挥笔写下谏言,让他们签名时,他们是毫不犹豫,连那些观看的贩夫走卒,也纷纷在万民书上按下手印,来支持这一壮举。

    慕清婉看着新鲜出炉的万民书,心里激动莫名,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就算云岚山想阻止,恐怕也不会冒着大失民心的风险来也恐怕会大失民心,而他如果够聪明的话,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她将万民书恭恭敬敬地呈给昭和,道:“六王爷,这是天下百姓们的心声,还请六王爷代为呈给皇上,请皇上圣断。”

    昭和郑重接过,深深的看了慕清婉一眼,允诺道:“小王一定办妥此事,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有了昭和的承诺,儒生们更是激动,纷纷拱手为礼,感叹六王爷的贤德。

    第五场算是过去,接下来第六场的智谋比试。

    第六场比试:智谋。

    主持这一场的是在北燕文坛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叔叔辈文

第090章,莫名失踪-->>(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