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3章 少林易筋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谛。但二祖其时已是得道高僧,他老人家苦思深虑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胜于他的大德,那也难得很了。因此历时二十余载。经文秘义,终未能彰。一日,二祖以绝yankuai缘,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剌密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二祖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剌密谛共同研读参究。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顶互相启,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

    “原来是达摩老祖临终前所留,这么说来。《易筋经》便是老祖一生武功之大成了,二祖二十多年才能解开,不知小子何日才能修成?”岳方兴闻言,感叹道。

    方证大师摇了摇头,说道:“二祖和般剌密谛大师所阐的,大抵是禅宗佛学。直到十二年后,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真要说来,是花了三十多年才解出其中武功。”他顿了一顿。说道:“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李卫公建不世奇功,想来也是从《易筋经》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岳方兴“哦”了一声,心想:“原来《易筋经》这般艰难,不知我是否能够修成呢?”

    方证大师又道:“《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便如一叶小舟于大海巨涛之中、怒浪澎湃之际,小舟自然抛高伏低,何尝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从何处用起?”

    “‘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这么说来,易筋经是能够修炼到周身经脉,兼有五脏六腑了,果然不愧是享誉江湖的神功。而且易筋经的真气‘气自内生,血从外润’,若是修成

第573章 少林易筋经-->>(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