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51 资治通鉴 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评价此书:“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司马光的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巨大,他提出的天地是万物父母,人类是万物之灵,主张各民族平等,爱护生命的主张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了进步作用。他生活的时代虽然是中国分裂的时期,但是他却受到各政权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尊敬。元朝在统一进程中司马光的思想是主要指导理论,被成吉思汗称为“天赐蒙古的人”耶律楚材。父亲耶律履和荐举他任职的承晖都是司马光的崇拜者,都是杰出人物。耶律楚材主张的仁义改变了早期蒙古残暴政策,推动了蒙古进步、文明。建立元朝的蒙古杰出君主忽必烈出征时也让贾居贞给他讲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贾居贞也同样是名臣,反对攻日本,父子皆是副宰相。木华黎的后裔相威也担任宰相,向忽必烈敬献《资治通鉴》蒙古译本,可见木华黎家族对司马光思想理论的重视,就像木华黎对史氏家族的重用那样。史氏家族最有影响的史天泽是司马光的崇拜者,最喜欢《资治通鉴》,他是汉人中任职最高、最有实权的大臣,他担任右丞相封镇阳王,汉人中少数封王的很多原是国公,只是去世数十年后延祐年追封,很多地位比史天泽低的都封公爵,史书载只有史天泽未封国公,只封王。忽必烈时代有人谗言说史天泽势力太大,可见其地位和影响。史天祥主张仁义,救助过吾也儿、木华黎最亲近的史天祥和解救严实的史天倪都担任要职统领蒙汉众军,都主张仁义爱民。元朝是各民族联合政府,是中原文化向各民族和世界传播的时期,先进和文明的理论、科学也被各民族接受。司马光的理学思想也得到推广,也正是这一时期司马光逐渐开始被尊为儒家三圣,在许谦的著作中,他称司马光去世为理学发展阶段的标志,与古代把孔子去世作为经学发展阶段标志同样,认为司马光与孔子相仿,说元朝统一前的战乱是因为司马光去世后,伦理败坏的结果。元朝在统一不久后就开始在全国发行蒙文、畏兀儿文的《资治通鉴》,如同司马光提倡的民族平等、统一、仁义的理想那样,元朝早期社会发展进步是建立在进步思想、文化基础上的。尊敬

551 资治通鉴 3-->>(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