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17 五经 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船到桥头自然直:“无我”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

    2、顺其自然:“无我”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

    3、“无我”境界之表现:善恶终有报、恶人自有恶人治、敬天认命、逆来顺受、船到桥头自然直、为无为则无不??为等等。

    4、“无我”境界之古法:“道法自然”。

    2、“有我”之境界(人道合一):

    1、探索真理:“有我”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

    2、自我实现:“有我”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

    3、“有我”境界之内涵:“仁义礼智信”之伦理原则、“温良恭俭让”之传统美德、“忠孝勇廉”之高尚品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思想境界、以及“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之开??拓精神等等。

    4、“有我”境界之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经,简称易。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斗争。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被相传为周人所做。《童子问易》有诗云:“龟长筮短道益损,象数和于羑里困?日月顺行贞寒暑,地天翻覆定乾坤”。易的主要意思是变化,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

    《周易》是建立在“阴阳一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

517 五经 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