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yuè)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yu)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pián)嬖(bi)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
504 孟子 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