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20世纪以来。医学获得极大发展。在研究层次上,向微观和宏观发展。分子医学和系统医学并进。学科体系上,学科分立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并进。医学研究的国际化倾向日益明显;科学成果的取得,不再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未来医学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从诞生至今,主要作用还是治已病。二十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医学应该是科学治未病(科学预防)。科学治未病就是让人少得病、不得病。那么什么是科学治未病呢?就是身心智疾病全身预测并告知已病、未病是哪些食物多少引起的,通过补缺食,限过食即个性化科学食疗达到异病同治目的。适用人群:未病先防、有病早知、重病康复。危急重症需要中药、西药、手术和放化疗等,而未来医学即科学治未病则是采用绿色疗法膳食平衡防治身心智疾病。人是大自然创造的,食物养育了人类,世界上任何一种食物都有药物作用,长期偏食即膳食结构不科学、不合理、不平衡则百病丛生,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
国际影响折叠
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7]。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8]。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406 医学 7-->>(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