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密切的关系。
原始的五行属性说,上升为五行学说之后,基本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指物质本身,而是作为万事万物机制的抽象概念来应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意思是说,木具有生发、条达之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敛肃、变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之特性。为此。根据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类‘方法,便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成了五大类,将相似属性的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以阐释或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
属性归类
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病理反应,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
(1)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如木性生发条达,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它脏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季、五气等,内联五脏、五官、形体、情志等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3)此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说明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联系,如春属木。肝气旺于春,春天多风等。在内则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主筋,主怒,在病理上易于化风等。
应当指出上述是该表横的联系,若从纵的方面来看,则表示此五类事物或现象之间具有相生相克和制化胜复的关系。
归类意义
五行属性归类,主要用于概括人体及其与自然界多种事物或现象在属性上的某些内在联系。例如以五行特点来比象说明五脏之某些生理功能特点:如木性条达曲直,有生发之特点,而肝性柔和舒畅且主疏泄,又主升发之气
370 五行绝伦 7-->>(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