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3 黄道十二宫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便成了“黄道十二宫”。黄道十二宫的名称与黄道附近的12个星座类似。即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宫、巨蟹宫、狮子宫、处女宫(室女宫)、天秤宫、天蝎宫、射手宫(人马宫)、摩羯宫、水瓶宫(宝瓶宫)和双鱼宫。

    与黄道星座区别

    虽然黄道十二宫的名称与黄道附近的12个星座的名称相同,但它们有本质的差别。黄道十二宫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宫与宫的大小是固定的。都是30度,太阳进入每一宫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来到春分点,进入白羊宫;6月22日左右来到夏至点,进入巨蟹宫;9月23日前后来到秋分点,进入天秤宫;12月22日左右来到冬至点,进入摩羯宫。[1]?

    但是。2000年前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因为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在天空不是固定地指向同一位置,而是在天空转圈子。这种现象叫做岁差。由于岁差的原因。2000年前的上述4个时间太阳分别在白羊宫、巨蟹宫、天秤宫和摩羯宫。与黄道十二宫不同,黄道附近的12个星座的大小不相同,例如双鱼座的宽度达49度。而巨蟹座的宽度只有21度;12个星座也不一定位于黄道上,而是分布在黄道两边各8度的区域。

    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同样反映太阳在运行轨道(黄道)上的位置。西方有黄道十二宫,中国有二十四节气。其中有西洋传教士的功劳。中国24节气最早是“等分法”确定,就是把一年的365天5时48分46秒(回归年)均等分成24份,这样确定节气,但是地球运转速度有快有慢,和黄经度数不吻合。到了明末清初,传教士汤若望和徐光启在《崇祯历书》当中根据隋唐就传入中国而未被引起重视的黄道十二宫的黄经度数划分办法,即以春分为起点,黄经每过30度为一宫,发明了“定气法”,即以春分点为起点,太阳视运动黄经每过15度,为一个节气。这样使节气划分更加准确,同时黄道十二宫的时间划分以中国的十二中气(节气中黄经度数是15的偶数倍的)为标准也更加精确。以

243 黄道十二宫 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