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0 我们说好了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他攻破鞑靼大营,杀敌三千,击溃四万,只是俘虏就牵过来了八千余人,而那时候他甚至连马都没有几匹。当一个个看似凶恶的鞑靼人垂着头从一个个堡子经过的时候,先是沉默,然后就是发泄的欢呼。

    他们胜利了!胜利了!胜利了!!

    不是防守住堡子的所谓的胜利,不是砍杀一两个鞑靼人的胜利,不是以自己人冒功的胜利,而是真正的胜利,大胜!不管这场胜利到底是因为鞑靼人的轻敌,还是因为天时在我大明,总归,他们是胜利了!

    于是在三年后,开垦土地的人数突然有了一个大爆发,原本在观望的人们就像得到了某种保证似的捡起了他们祖辈的工作,一些本来在维护城池堡子的壮劳力也回到了田间,其实只从收益上来说,种田并不会比做维修更好,但国人的习性如此,土地永远是他们最需要追求的,那是一份能留给子孙的产业。

    五年、十年,这边的日子一天天好了。原本还有鞑靼人不时的来骚扰,还有鞑靼人成规模的进攻。但随着防御体系一天天的完善,随着新兵一天天的增多,这些事情越来越少,到现在,基本已经绝迹。安姐自己都有些想不起,上一次听到边关紧急的消息是在什么时候了。路修好了,商队多了,这边关的日子也就真的有了些想象中的趣味。

    在来这里的第二年,她生下了老二,这是一个让她十分无语的孩子,如果说老大还继承了一些她和朱抵阳光积极的方面,这个老二则把所有让人头疼的方面都继承了——这个特征在他抓周的时候显露无疑。

    比起老大的菊花,老二抓的是一朵桃花——只从品种上来说,真是可喜可贺的结果,而且在这边关,桃花真是比较稀少的东西,这一株还是莲姐找人特意炮制后从江南带来的,其实是一朵干花了。但不管干的湿的,问题都不大,可老二抓着这朵花就戴到了自己头上!然后,咧着嘴就笑了起来!

    “二公子真厉害,这么小就知道给自己戴花了!”

    “这是说咱们二公子将来要成探花呢!”

    “二公子长的这么俊,又这么风流,将来不知道要惹多少女孩子伤心了,我可要管好我们家姑娘!”

    ……

    不管当时边关诸将有什么明争暗斗,从明面上朱抵是老大,再加上新鲜出炉的胜利,周围人的评价就都是好的,积极的,阳光的,而她呢,也只有笑着,虚应着,而内心中已经有了相当不好的预感——她的预感没有错,随着老二一天天长大,他的行为也越发让人无语。老大六岁的时候开蒙,因为她一早给打下了各种暗示基础——比如书里有各种有趣的故事,有各种新奇的事物,所以老大很顺利的就接受了自己要早早读书的现实,而到了老二这里,则成了:“我为什么要自己学?娘不能说给我听吗?”

    “娘也懂的不多。”

    “娘也不知道吗?”小小的脸上满是惊奇,仿佛在感叹她竟然还有不知道的事情!莫名的,她就小小的虚荣了一把,笑着摸着那小子的头,“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是很多的,故事更是很多很多的,娘当然也有很多很多不知道的。”

    “那娘你为什么不努力学习?”

    “……娘学不完啊。”

    “娘还学不完?”眼睛瞪得更大了,表情更惊奇了。

    “嗯,太多了,娘就算很努力的学也学不完。”

    “那娘都学不完,我是不是也学不完?”

    “……你大概也是学不完的,不过总能学一部分,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能体会到很多快乐。”

    老二听了没有马上应答,而是很严肃的很认真的思忖了片刻,最后告诉她他不要学了:“既然都是学不完的,那我就不要学了,至于说过程,我本来就是想听故事的,娘知道多少故事就告诉我多少好了。”

    ……

    “娘都这么大了,学到现在还学不完,我这么小,学到娘的年龄也一样学不完,这种没有效率的事我还是不要做的好,娘不经常说,做事情不能没有效率吗?”那小子说着,还用力的点了点头,“我就每天吃吃喝喝睡睡就好了,娘不是说人生要追求快乐吗?我觉得这样就很快乐了。”

    说实在话,安姐并不太在意自己的孩子以享乐为人生目的。人活一世,有人要有些精神追求,有人要功成名就,而有人就想玩乐享受——只要他不伤害到别人,这样的人生也没什么可指责的。至于说哪个更幸福,这还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看见那小子那副煞有其事的样子,她就气不打一处来——尼玛一个五岁的小屁孩,知道什么人生真谛啊!

    是的,她不介意用钱来养孩子,哪怕养到老养到死,可前提条件是,这个孩子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老二早先是十五岁,那他说出这番话,她可能还会认为就是他的人生志向了,一个五岁的小屁孩,装什么思考人生的大瓣蒜啊!

    所以,在和老二四目凝视了两分钟后,她邪魅一笑,就 一个字:“学!”

    “……娘,我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受到伤害的二公子,最后在他大哥那里得到了安慰——他用一场哭诉,换回了他大哥未来一个月的蛋糕做宵夜,代价就是活生生把自己吃成了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谁看了都想捏一把的小胖子,让安姐每每想起,都要扶额。

    而就在老二七岁的时候,老三,也就是他们家的小公主到了,她没有想到自己在这个时候还能有孩子,更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女孩子,虽然她一直希望要一个女儿的,但当这个女儿真来了的时候,她有各种纠结——她将来会嫁个什么人?她的婆婆好伺候吗?她的孩子会安康吗?在这个姑娘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她就开始为她的一生操心了。

    但不管她有什么纠结,那个时候也都是幸福的,他们一家聚在一起,上无公婆,下午妯娌,来往的官员家眷也都是奉承居多,虽有些危险,但随着新兵越来越强大,鞑靼也越来越不成问题。

    而就在这个时候固安帝来了一封信,一封看起来是拉家常的信。在信里,他热心关切的询问了朱抵在边关的生活,嘘寒问暖的关心着朱抵的吃穿用度,最后话题一转,说这些年不见,他甚是想念朱抵,让朱抵带着家小回去一次。

    接到这封信,他们夫妻相对无言,但也不是太震惊,无论是朱抵还是她都早有这么一种感觉了。固安帝能容他们一家在边关这么久已是难得,难道还真能让他们一直逍遥下去吗?

    “你放心妹妹,就算这次咱们回去了,我也会还把你们都带回来的!”都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朱大郡王说起话来还经常会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

    安姐当时看了他一眼,不知道该怎么说……是劝,还是不劝,这是一个问题。不过不等她纠结完,固安帝的第二封信就又到了。这封信还是先关心了朱抵一番,接着说,虽然他很想念他,但想到边关事重,思忖了几天还是决定让他留下,听说他家大郎和他长得像,不如就让他进京,让他这个做皇帝伯伯的见见。

    如果说带着全家回去朱抵还能撒泼打滚一番的话,那这封信却是让他没有抵赖之处了。于是,老大只有代父进京,据说他一回去就被固安帝留在宫里住了两夜,之后就被封了四品武德将军,却是要比朱抵早先高了很多。不过安姐早先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却只有苦笑,再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这个大儿子了,虽然也会骑马也能弯弓,身手貌似也不错,可与其说他是领兵作战的将军,不如说是作秀的大侠!

    是的,作秀!

    安姐简直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酷爱打扮自己,最喜欢在自己的衣服上弄朵菊花,这也就罢了。上马讲究姿势,下马讲究漂亮,挽个剑花都要讲究个顺序,而平时呢,还一副温文尔雅斯文俊秀的样子,接人待物都规规矩矩,弄得不明真相的群众都觉得他是翩翩君子一枚。

    而其实呢……当然不是说他不好,可龟毛的简直让人抓狂,比如她衣服有一点皱褶,这小子就看不过眼,非要她整理好才算,万一她不在意呢,这小子就会亲自上来帮她整理,还念念有词的说什么仪容仪表,女工女德,听的她不止一次怀疑他是不是处女座的——可怜她过去对星座不留心,除了几个有特殊意义的,真记不清其他星座是几月份的了。

    私下里朱抵也不止一次对她嘀咕:“这小子怎么一点都不像我?”

    每每这时她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四个字:基因突变。而每当这时候她也真不好意思告诉他另外一个残酷的真相,那就是自七岁后,每当朱抵操练回来,老大都会特意避开,直到朱抵梳洗完毕后才会再出现,一开始她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直到后来有一次她问,老大才理直气壮的说:“父亲操练完回来,蓬头垢面,甚是不雅,如此形象必定也是不想让我看到的,我主动避开,也是对父亲的爱戴。”

    爱你个大头鬼!嫌弃就是嫌弃了!

    就这么一个家伙,让他去做将军,虽然这是自己的儿子,安姐知道后还是很不厚道的大笑了好几声。她敢打赌,哪怕就是在宫里住的那两天,老大也是各种不适——这家伙对自己的枕头被子都有坚定的执念,皇宫别看是皇家的也绝对会被他嫌弃到九天云外里。

    当然,她也知道这么一个将军的品级不过是个名号,老大要不是自己坚定要求,说不定军营都不会进,果然又过了一段日子就听说老大下江南游玩了,而这些年他一直在大明的土地上这飘飘,那儿荡荡。

    老大走之后五年,老二也进了京,和老大不同,老二虽然抽风倒是对武事上真有兴趣,识字后最爱看的就是兵法,没事就缠磨着朱抵带他去军营,所以在他还不到十岁的时候,边关上下就知道他们家的小公子勇武过人,很有其父之风——前一句听听也就是,后一句恐怕是大家的心理话。

    和老大不同,老二进京并不是固安帝指名要求的,但流露出了这么个意思,她思忖了几天,问了老二自己的志向,就主动和朱抵说了此事,朱抵当时还老大不愿意:“老大都过去当质子了,还非要再送过去一个老二?这家伙真是越来越小气了!”

    “老二也长大了,该去看看花花世界了。”

    “我看老二在这里住的挺欢实的。”朱抵冷哼了一声,“那花花世界也没什么好的,我就不想。”

    “如果老二去看过之后还愿意回来,那就是他自己的选择,如果他看都没看过……却是我们的不是的,我看他,对兵事上真有几分兴趣。”

    听了这句,朱抵才没再说什么。老大显然一心是奔着文字风流去了,老二却是有些像他。朱郡王有时闲来思忖也非常得意,虽然大儿子不太像他,二儿子却像了个十足十——别人也许会为不是长子继承衣钵而苦恼,他却不会。只觉得他是排二的,老二也是排二的,他们还志向一样,不愧是父子!

    儿子有这么个想法,老子当然要全力支持。可如果一直压着不让老二回去……将来却是帝心难测。

    “以后,咱们也是要回去的。”到最后,他只有这么说。他心中其实是非常清楚的,不管他在这里干的多么风生水起,多么适应这么边的生活,总是要回去的,区别只是时间的长短。

    “既然如此,就让老二先回去吧,也省的到时候咱们手忙脚乱的。”她强笑着这么说,心中却已是如同刀割,虽然这个二儿子总是搞的她无语,总是让她暴跳如雷,可也总让她忍不住更多的担心一些。老大不管怎么说,面子上都会装的很好,而这个老二……可不管有再多的担心,她也只有让他先离开,他们在边关十五年了。一个经常打胜仗的郡王在边关十五年,有几个皇帝会放心?固安帝,已经是难得。

    想到这里她轻轻的叹了口气,今天,终于轮到他们了,他们一家也终于要走了。有些难过,毕竟这一离开,今生今世都可能再难回来,可又有些雀跃,老大老二,很快就能见到了!

    老大已经二十五了,虽然他早早给自己定了个小娘子,可今年那郑家的姑娘也要十七了,正好回去就能办了这事!

    外面一阵风来,窗帘被吹起,她的目光透过草原,穿过高山,一直看的很远很远,京城、江宁……而现代的高楼大厦再也不会入她的眼帘。 166阅读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