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4章 莫非我又要挪窝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十多元,这个数目很让薛向满意,可满意之余,又喟叹这活儿不能久做,形不成规模。

    最后,他知道萧山经济上天了,普通群众的生活还是困难,至少这偏远之地的群众,几乎还过着以前那般贫苦的生活。

    薛向又给方老实上了根烟,悄悄天色渐晚,便待告辞,哪知道,忽然,地头又蹿出两个瘦小的身影来,竟是一男一女,两个六七岁的娃娃。

    那两娃娃浑身脏兮兮,一个手里掐着条小指粗细的水蛇,嚷嚷着晚上加餐,一个手上被马齿苋划了个扣子,扑倒方老实怀里撒娇。

    听称呼,薛向知道这俩孩子,皆是方老实的孙子,孙女。

    刚问完俩娃娃年纪,薛向的心就凉了。

    很明显,这两娃娃如此年纪,这个时间,应该在学校,或者刚迈出校门,准备回家,可看他俩模样,便知道没有上学。

    薛向几乎不用张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可他又能说什么呢,难不成去跟方老实分析读书是改变穷人家孩子命运的唯一出路,还是该讲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薛向掏出两张五元的票子,塞进两娃娃怀里,不待方老实回过味儿来,便迈开大步,远远地走开了,未几,便绕进蒿林里,耳后传来方老实的呼喝声。

    回程的路上,薛向车子骑得极快,他心绪不佳,正是:览此人间凄凉事,哪个男儿不伤怀。

    细算来,方老实一家,也并非如何苦难,可见了那两个在田间地头蹿行的娃娃,薛向便悲从中来。

    如果说,薛老三只是一般的官僚也就罢了,县里经济腾飞,他薛书记政绩卓著,静等高升便是。

    可偏偏薛老三就不是这普通官员,他要做的是经世济民,进而匡扶天下。

    眼下,萧山的问题已然很突出了,几乎跟后世的共和国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不平衡不是指产业结构不平衡,而是贫富悬殊,局部差异极大。

    如今的萧山亦是如此,整体看来,可谓是生机勃勃,大部分人走上了致富道路,小部分人比如莘庄那第704章才是偶的节奏,百章会有的,这点放心,明天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