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萨满教的信徒变得狂热起来,每次战斗都悍不畏死,希望能够获得神降。
在这个充满了实验品的环境下,被派往吠陀的连万山可以肆无忌惮的用萨满教信徒来做实验。这样就使得密药的药性逐渐中和。直到最近。连万山才找到了密药的药性和药效之间那一点微妙的平衡,新秘制出来地药物在那些吠陀信徒身上使用了十多次,都没有令到一个信徒因为药物而身亡,大部分都是死于失血过多。
小荒原之战以吠陀王全军覆没。婆门教大军损失惨重以及萨满教大获全胜而结束。萨满教在损失了不到三万人地情况下,歼灭了其他两军十六万人。俘虏了十四万降兵,收缴战甲兵器无数。完好的战马七千匹,受伤且能战的战象两百头。其后,靠近十万大山的吠陀王控制下地六个邦郡在伊兰特邦的带领下,纷纷投降萨满教。婆门教大军虽然在这次战斗中逃出来地人不到两万人,但是在北部邦郡中婆门教依然有着坚实的信徒基础,还有一战之力。随后婆门教很快又组建了一支六十万人地大军,靠经萨满教控制邦郡的沿线布置防线,随时准备抗击吠陀萨满教的攻击。
可惜他们算尽心机都没有算到位于西部靠近红河的迦奇婆邦和羯菱邦已经成了萨满教最好的突破口。先有蒙达迦的三十万精锐在前开路,随后又有段虎的数十万神兵清剿奔袭,处在两支大军北上之路的吠陀邦郡无一例外的成了一座座无兵可调、无险可守的不设防地,萨满教众多的普通信徒,在长空婉如的号召下,立刻组建成了一支攻击力相对薄弱的大军,紧随段虎之后,迅攻占了这些邦郡,给将来察汗绕过婆门教南侧防线,从侧面进攻婆门教的北部中心要害,奠定了基础。
蒙达迦的大军在日夜兼程之后,终于在预计的时间内赶到了摩云关前。在这一路北上的征程中,他们总共穿越了三个邦郡,大小战役十余场,损失人员五万多,但随后补充的士兵却高达十三万,眼下他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四十万之巨,带出来的军粮已经不足以支撑到北疆的联军大营。对于蒙达迦来说,军粮消耗问题还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要现在需要关注的事情是如何渡过摩云关。
摩云关在吠陀的地位就如同玉门关在中原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一样,它们全都是两地阻挡北方异族的门户,肩负着保护各自土地上百姓的重任。然而就关卡的防御严密程度来说,摩云关就远远没有玉门关那样坚实了。这不单单只是体现在彼此关卡的防御设计以及关墙厚度的差距上,更是因为彼此周边环境的辅助防御相差很大。
玉门关建造在恒连山脉中部,山脉两侧都是高耸如云的陡峭山峰,大军想要翻越恒连山脉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摩云关却建造在恒连山脉的尾部,连绵千里的恒连山脉延伸到这里之后,便开始往下走,逐渐变得平缓起来。在摩云关两侧的山体虽然依旧高挺,但是比起玉门关两侧来,已经算得上很平缓了。比起玉门关自建造以来,从未被北疆异族从外部攻破过,几次丢失关卡都是内部原因,但始终都没有让北疆异族的大军完完整赘的进入过中原。可摩云关却不同,它曾多次被北疆异族从正面攻破,两侧的山体成了异族大军最好的攻关点,即便无法攻下摩云关,异族大军也能够从相对平缓的山体上,寻找出绕过摩云关的山路,所需要的只是一点时间罢了。
由于摩云关无法很好的防御北疆异族大军,这样一来就使得它在那些吠陀的高层心目中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曾经就有人建议将摩云关撤出,将整个北部邦郡建造成一个纵深的防御战线,以抵抗异族大军。最终这个建议没有被人采纳,但是摩云关从此也不再受到吠陀高层的重视,成了一些被贬职的吠陀高官将领的配地之一,这些年就连修葺关墙的资金都是北部邦郡的商人自筹钱修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