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处想要跟段虎做一个最终的了结。
“你们全都闭嘴!”已经退下来的前族长薛瑞见到营帐内众人争吵不休、相互揭瓦的丑态,而薛玄却没有任何表态,不禁皱了皱眉头,高声叫道:“该如何处置他们二人应该由平北王来决定。”
营帐内的薛氏家族和外戚家族的人见到老族长火了,全都不再多言,相互瞪了一眼,然后分立两边,所有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薛玄身上,等待薛玄做出最终决定。
如何做出处罚决定是个很难的难题,眼下幽州大军除去万骑军和边山族军队以外,组成大军主体的人马分别是薛家本族和外戚,而且就人数而言外戚要比本族军队多出了一半,而进攻前营的两名将领分别是外戚子弟的冯继和薛家庶族子弟的薛刚。这次攻城器械被烧毁,两人都有很大的责任,冯继掌管前营防务,未能现敌军,此乃罪责之一,而薛刚却是掌管攻城器械,未能保护好器械则是他失职,按理说两个人都有罪,两个人都应该惩罚,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对薛玄会很不利,失掉外戚和薛家庶族的支持。
经过再三利弊权衡之后,薛玄最终决定主要处罚薛家庶族子弟薛刚,军杖四十,而冯继则罚俸半年。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冯继在外戚中的地位声望很高,必须笼络,而薛刚只不过是庶族最外围的一个穷小子,血缘关系极为淡薄,虽然有些才能,但毕竟没有什么过硬的后台。处罚之后,只需要稍微安抚一下庶族,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将薛刚拖出去杖责之后,薛玄神色一整,语气极为严肃的说道:“各位对攻城还有什么好办法没有?现在关山月已经整军二十万向这里开拔过来,如果没有意外地话,明天傍晚就会抵达这里,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明天傍晚之前攻下汤池城。”
“依我之见。不如将关山月的大军已经快到的消息传到汤池城的敌军那里。”一个薛玄叔父辈的将领站出来,行礼道:“然后我们兵分两路,一部分埋伏在山阳和宁县的山道两旁,令一部分全力拿下关山月的大军。如果汤池城内的守军出援地话。我们就可以让埋伏起来地军队偷袭汤池城守军,然后全军掉头攻打汤池城。”
“哼!若是按照你的计划。我们能够得到的唯一结果就是全军覆没。”一名同样辈份的外戚将领也站了出来责问道:“请问一下老将军,你准备派多少人埋伏山道。多少人阻击汤池援军呢?要知道关山月地龙城铁骑并不比王爷的万骑军差多少,而且若是兵力去少了,还指不定谁阻击谁,若是兵力去多了,到时从汤池城出来驰援地是段虎的玄甲军地话,又怎么可能阻挡他们?只怕最后我们会受到对方夹击,最终全军覆没。”
“那按照你的意思该怎么办呢?”那名老将不屑的问道:“你既然说得头头是道,你也出个主意呀!”
那名外戚老将也不客气,直言道:“眼下的形式对我军极为不利,我们绝对不能在汤池城拖延太久,而现在攻城器械又被毁了,新的攻城器械只怕一时半会不可能送过来,所以我认为大军现在应该尽快的赶制一批简易的攻城器械,同时派遣万骑军中途拦截关山月的大军,我们则连夜攻打汤池城。如果在明晚之前攻下了汤池城便好,若是没有攻下,我们必须想一条出路以避免我们全军覆没,最好是选择一处突围,离开幽州。”
“什么?你想要我们放弃幽州百年的基业?”外戚老将的话一说出来,便引起了非常激烈的反应,不单单薛家本庶两族,就连外戚中间也有人反对。
然而众人全都义愤填膺,严词反对的时候,薛玄却显得异常冷静,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沉声问道:“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个方向突围的话,该选择哪一方向?”
众人听到薛玄的话皆一脸愕然,帐内变得寂静起来,那名外戚老将走到行军图旁边,指着山阳说道:“依我之见,应该从山阳突围,集中兵力突破关驰的靖州军防御,然后大军攻入西靖州大草原。这个时候西靖州、豫州的兵力都已经调派到幽州来了,兵力
第四百七十三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