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9章 战争继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工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路段中的伊尔库茨克以西路段全线通车,规模宏大的陆地战场便要打响。届时,沙俄大军将分别从海上和陆地夹击华军,以达到一举击溃华军主力的作战目的。包括尼古拉二世在内的诸多沙俄高层,甚至已经在脑海中幻想过无数次沙俄帝国的海军和陆军胜利会师于海参崴时的情形。

    作为海军新星的大华帝国皇家海军却是用血淋淋的事实直接粉碎了沙俄高层们的一切幻想。沙俄东征舰队的全军覆没,不得不让沙俄高层承认一个事实——虽然只有一艘战列舰,但大华海军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强大得多。虽然海军的存在与否,并不会影响发生于内陆的陆地战争的具体实施,但东征舰队尽陨的这个事实必将给正在向东推进的50余万沙俄陆军将士予以士气上的沉重打击,必将加重沙俄陆军将士们的恐华心理。

    在俄国内部,以沙皇为首的统治集团,在对华战争问题上存在两派主张。但是,在谋取远东利益并侵吞中国之东北这一问题上,这两派是一丘之貉,都是沙皇政府对远东的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他们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方面。一派以财政大臣维特、内务大臣伊万·洛吉诺维奇·戈列梅金、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为代表。他们看到俄国在国内和国际上(包括在欧洲和远东)困难重重,建议暂时与大华帝国休战,适当做出某些让步,同时加强陆上战争的准备,待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尔加湖段全线通车,运输能力提高,兵力全部调集完成,再伺机决战。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陆军大臣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等人为代表。这是一群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帝国主义冒险家;他们过低估计大华帝国的力量,认为大华帝国立国不过数年,虽海军强盛但陆军兵力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阻挡沙俄帝国将近六十万正规陆军兵力的正面强攻。

    沙皇尼古拉二世本身是战争的罪魁祸首,但在发动战争的时机问题上,他凌驾于两派之上。他知道俄国准备不足,希望推迟战争。现在海军已经没了,沙俄与大华将会进行一场纯粹的陆地战争,已经没有必要让陆军的进攻势头与海军舰队保持齐平。他依旧还认为“时间是俄国最好的盟友”,“每分每秒都会加强我们的实力”。但是,他确信推迟战争的最好办法是采取强硬政策,而“让步总是引起新的让步”。至于妥协,以及更甚于妥协的承认战败,年轻而暴戾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那是坚决抵制的。

    其实,不止是沙皇,包括两派大臣在内的整个沙皇集团都不愿意承认战败这一事实,他们拒绝真正与华和谈一说。沙俄的海军虽然没了,但用以陆上决战的50万大军目前正在源源不断地开赴远东,这对沙俄帝国而言已经是一种骑虎难下。再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因战场深处内陆,海军舰队的存在与否并不会对陆地战场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至少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是这样认为的。而且,沙皇集团普遍认为,在没有取得任何战场优势的情况下与暴发户般的大华帝国进行和谈,沙俄帝国必将毫无话语权。就算是闭着眼睛,沙皇和沙俄群臣都能够大致猜出大华帝国的谈判代表将会在谈判桌上提出何等苛刻的停战条件。

    当下之势,不是沙俄不愿意和谈,而是根本不能!

    而就在沙俄群臣就是否要继续与华战争这件事情上吵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赤塔和尼布楚的俄军主将却是相继发来了加急电报。

    电报显示,华军的陆军主力竟是已经跨过了中俄边境,正分兵两路,气势汹汹地杀向赤塔和尼布楚。陆地战场的战争,竟是已经拉开了帷幕!

    这群被失败冲昏了头脑的沙俄高层这才意识到,这场华俄战争的主动权,似乎并未被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战是和,沙俄帝国说了根本不算!

    真正可以决定这场两国战争是否继续的主,是那位正坐镇南京的华武皇帝张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