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3章 东征舰队终于出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马卡洛夫乃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海军将领。他于1849年出生在一个俄国海军军官家庭。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向往航海探险和海战生活。1865年以优异成绩从尼古拉耶夫斯克海军学校毕业,步入俄国海军队伍。1877年至1878年间俄土战争中,采用水雷艇袭击土耳其装甲舰队。后又发明炮弹穿甲弹头。1886至1896年间两次环球航行,写下有关航海、造船、水文、地理等著作。1890年晋升海军少将。1894年任海军炮兵总监。同年转任地中海舰队司令。翌年晋升海军中将。1898年迁波罗的海舰队司令。沙俄在建的世界第一艘破冰船“叶尔马克”号,就是出自马卡洛夫的设计。

    1898年升任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的马卡洛夫,在正式上任后的所接到的第一个作战任务,就是出征远东。虽然理智告诉他,他应该劝阻沙皇,避免这场闹剧的发生,但是晋升海军中将才不过3年的他,到底算不上是位高权重,甚至是有些“人微言轻”。忤逆沙皇的下场绝对会很惨。而且,马卡洛夫很清楚,即便是他不出任东征舰队司令,国内也会有大把的海军将领愿意出任这一职务。若是让某些只会懂得讨沙皇欢心的海军庸才出任了舰队司令并带着这支舰队东征,这场闹剧将会直接演变成一场灾难。

    东征舰队的总吨位高达27万吨,而自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统帅的远东舰队全部覆灭于旅顺之后,沙俄海军的总吨位便也差不多回退到了这个吨位数字。1898年,通过尽可能地外购,沙俄海军总吨位扩充到了40万吨上下。如果几个月后,沙俄东征舰队真的因为某个蠢货的错误指挥而遭致全军覆没,沙俄海军将会直接从世界一流海军滑退至世界四流海军。马卡洛夫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在权衡之后,马卡洛夫到底还是接受了沙皇的委任。马卡洛夫很爱自己的国家,他不愿意看到一个庞大帝国的陨落。所以这次,他打算拼上一切,哪怕是自己的性命。

    马卡洛夫认为,东征舰队只有在自己的指挥下,才有可能“活着回来”,国内除了他没有任何一位海军将领能够胜任这一职务。而且,出于对中国的蔑视,马卡洛夫对大华海军的真正战斗力抱有较大的怀疑态度。在马卡洛夫认为,崛起迅猛的大华海军虽然一下子栖身到了世界第三吨位海军,但毕竟成军不过数年,根基太浅,大华海军真正的战斗力有待考究。而且,总吨位惊人的大华海军,确实是只持有一些“小船”。甚至,大华帝国在建国之前都没有任何一所正规的海军学校。对比双方万吨级战列舰的数量,对比两国的海军底蕴,马卡洛夫甚至与沙皇抱有着同样的幻想。在马卡洛夫认为,只要沙俄舰队能够顺利抵达远东海,凭借着船坚炮巨,持有大量战列舰的沙俄海军战胜大华海军的可能性极大。当然,这个前提必须是沙俄东征舰队能够“顺利地”到达远东。

    不过,自己统帅的东征舰队,真的能够顺利达到远东吗?

    事实上,相比于前世同样进行了万里远征的沙俄太平洋第二舰队的命途多舛,马卡洛夫率领的东征舰队在出发之初却是要顺利得多。最起码,曾误伤英国捕鱼船的赫尔事件并未发生(赫尔事件:1904年沙俄太平洋第二舰队在启程不久途径北海沿岸的小港赫尔的时候,曾把英国捕鱼船当成日本军舰,并与那些英国小渔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也没有英法等国(当时的国际形势是:英国已与日本结成同盟,法国为改善与英国的关系不愿因为日俄战争而得罪俄国,美国也是支持日本,俄国昔日的对手德国倒是与沙俄走在了一起)的刻意刁难,舰队可以在沿岸的任何港口进行停靠。虽然将士们的情绪不高,士气略显低迷,但作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海军将领,马卡洛夫却有办

第233章 东征舰队终于出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