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5章 收复海兰泡(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杨老将军,请恕蒋某军务繁忙,未能出城相迎,还请您见谅。”走出这座带有明显俄式风格的省长府,蒋晴晴朝着正在踏步走来的杨凤翔等人迎了上去。

    “蒋将军太客气了,我杨凤翔虽比您年长,而且已近花甲之年,但毕竟只是个清军副都统,而您是统领一军的将军,要轮军衔可比您低了不少,岂敢让您相迎?”见竟然是蒋晴晴亲自相迎,官衔不及蒋晴晴的杨凤翔当即面露惶恐,接连抱拳施礼。

    “老将军您驻军边疆,保卫了我华夏东北之无数中华子民,劳苦功高,自是当得起我蒋晴晴这个后生晚辈的亲自一迎。”蒋晴晴继续客套,随即眼神转向了杨凤翔身后的十几名清军将领。

    “见过蒋将军!”蒋晴晴尚未说话,包括统领王仲良在内的十几名清军将领当即齐声一喊,并施行一标准军礼。

    蒋晴晴点了点头,稍稍举手回礼,道:“欢迎大家,请!”

    一番客套之后,众人进入了充当了战时指挥中心的阿穆尔省长府。而很快,心中好奇的杨凤翔问及了华军的伤亡问题。

    “伤亡有点多,或许是因为城内有着大量俄国平民,不少俄军将士的家室都在城内,故而俄军的抵抗很是激烈。”蒋晴晴微微一叹,脸上却是并无几分哀痛惋惜之色。

    “那贵军斩获如何?”见蒋晴晴不愿意过多的透露华军的具体伤亡情况,杨凤翔也相当识趣地不再追问,转而问及了俄军的情况。

    “不算多,歼敌五千三百余人,俘虏两千左右,倒是没让多少俄国鬼子逃掉。刚刚说过,不少俄军将士的家室在此,故而虽然北门敞开,但败逃出城的俄军并不多。”原本就没打算隐瞒的蒋晴晴如实回答道。

    听到这,在场的清军将领无一不是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八千余俄军,竟然被当场击毙了五千多人,而俘虏却是只有可怜的两千。究竟有多少俄军,是在连投降都来得及就被凶狂的华军当场击毙?这华军的战斗力,未免也太过凶残了吧?

    “杨老将军,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了,我之前的提议您考虑得怎么样了?”双方继续谈论了一些关于这场华俄战争的话题,随即,蒋晴晴找准一个契机,看似无意地将话题扯到了关于驻瑷珲一带清军的归属问题。瑷珲一带共计驻扎着清军步、骑兵十六个营,总兵力超过了一万。而统领着这支清军的,就是眼前这位朝廷正二品武将,清军汉军旗副都统杨凤翔。要想将东北三省尽快纳入大华,大华帝国需要这些驻边清军的投奔。

    “这?”杨凤翔面露难色。

    “难不成杨老将军还有什么顾虑不成?老将军,据我所知,你可是在黑龙江土生土长的汉人。如今让您弃满归汉,这就好比是认祖归宗,您又有什么好顾忌的呢?”蒋晴晴微笑着问道。

    “顾虑倒是没有,我杨凤翔也的确是黑龙江人。只不过,这,蒋将军,杨凤翔尚未考虑好,请您再给我些时间。”杨凤翔一脸为难。

    “杨大人,您应该清楚,朝廷已经完全舍弃了东三省。而以我大华帝国的国力和军力,覆灭清廷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您及其您麾下的所有负有保土安民之责的将士,投归我大华帝国更是大势所趋。您率部投归大华,不论是对将士们的前程,将士们的家人,还是对我整个中华民族,都是极好的。如此利国利民之举,杨大人何乐而不为呢?现在东北三省已经全部归属大华,难不成您还要带着您麾下众多土生土长于黑龙江的将士们离开这片土地,去继续报效于那个

第215章 收复海兰泡(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